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和图形处理器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近日公布了其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财务业绩,整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然而,因美国政府对其核心产品H20芯片向中国出口实施严格限制,英伟达也警示第二季度易受重创,预计将损失高达8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一消息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既体现了英伟达强劲的市场地位,也凸显了全球贸易限制政策对高科技产业链的深远影响。回顾英伟达第一季度具体业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1亿美元,较市场分析师预期的433亿美元有所领先。尽管营收表现亮眼,但受制于H20芯片相关出口禁令计入的巨额减值费用,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仅为0.81美元,未及预期的0.93美元。若不计此次出口禁令带来的4.5亿美元减值,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将优于预期,达到0.96美元,显示企业本身业务依旧具备强劲盈利能力。
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作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第一季度录得391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的225亿美元实现大幅增长,但未达到分析师预期的392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接近九成,反映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导地位。具体来看,近50%的数据中心收入来自主要超级云服务商,包括亚马逊(Amazon)、谷歌(Google)和微软(Microsoft),三大巨头对其AI芯片的需求持续强劲。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强调,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需求空前旺盛,AI推理令牌生成量仅一年内飙升十倍,人工智能代理应用正逐渐普及,带动对计算能力的爆炸式需求。黄仁勋表示,世界各国逐步将人工智能视为类似电力和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而英伟达正站在这一科技变革的核心。然而,特朗普政府自上年度起实施的H20芯片出口禁令对公司造成巨大压力。
作为英伟达产品线中的高性能AI加速器,H20芯片受到美国出口管控政策限制,禁止向中国市场销售。英伟达因此计提了高达45亿美元的资产减值,以反映因无法销售H20芯片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财报中明确表示,因这一禁令,公司预计第二季度将损失约80亿美元的H20芯片销售额,对整体营收影响显著。英伟达股价在该消息发布后表现出明显波动,盘前上涨约5%,反映投资者对公司长期增长潜力的信心,同时也表明市场对该政策风险的忧虑。2025年以来,英伟达股价经历过多次起伏,涉及出口管制、半导体关税等多重外部变量影响。拜登政府发布的限制GPU对特定国家出口的AI扩散规则,以及特朗普访问中东期间宣布的重大投资计划,都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投资者预期。
截至最近,英伟达股价略高于年初水平,并较去年同期上涨近20%,显示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仍保持竞争优势。此外,英伟达在2025年Computex台北展会上展示了多项技术创新,包括通过第三方供应商如CoreWeave和富士康(Foxconn)提供的云端GPU虚拟化服务,这些举措旨在拓展云计算市场和增强客户体验。未来,随着全球AI产业持续发展,英伟达的市场需求预期持续上升。然而,其核心增长也面临复杂的地缘政治和贸易限制挑战。出口管制政策不仅影响短期销售额,更对长期供应链和研发投入带来不确定因素。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英伟达若能在政策与技术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将有望保持其在AI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
同时,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和AI市场,对英伟达未来收入贡献极为关键。禁令所造成的销售挫折,促使公司加快多样化客户群体的开拓,包括更深入拓展欧美及其他亚太国家。英伟达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中也强调了业务多元化的重要性,以减轻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综合来看,英伟达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体现了企业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技术领先优势。尽管遭遇出口禁令重大阻力,但公司依然在全球AI计算需求推动下保持高速成长轨迹。未来能否克服政策限制,继续深耕新兴市场与创新产品,将决定英伟达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竞逐格局。
对投资者而言,理解英伟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掌握最新科技政策动态,将是评估其长期价值的重要关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英伟达将继续扮演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提供者角色,助推全球数字经济迈向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