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过去十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余波、疫情冲击以及地缘政治深刻变动后,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成为普遍共识。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创新与全球贸易整合的潜力依然十分巨大,能够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当前,全球政策制定者不仅需要客观诊断增长疲软的原因,更亟需为未来建立一份全新的“增长契约”,以回应经济结构变革和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过去十年,全球经济重心曾聚焦于修复和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出台了一系列规制和监督措施,防止类似危机重演。然而,进入二十年代中期,疫情带来的全球供应链扰动、俄乌冲突诱发的能源与粮食价格波动,以及地缘政治壁垒持续升高,使得全球增长潜力受限,全球经济表现疲软且前景不容乐观。深入分析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三个核心部分。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放缓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最大因素。全要素生产率衡量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代表着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的实际转化效果。因此,破解增长困境的关键在于打破结构性瓶颈,释放创新动力,并在更大范围内应用最新技术成果。以美国为例,其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得创新型企业能够更快获得所需资源,从而带动生产率提升。相比之下,许多国家由于制度壁垒、融资限制导致资本和人才流动不畅,降低了经济效率。如果这些国家能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即便仅缩小15%左右,也足以推动全球经济年均增长提升1.2个百分点。
显而易见,单纯放松监管并非万能钥匙,合理的金融和市场监管依旧至关重要。例如,过去几年部分中型美国银行的倒闭事件就说明了监管松懈带来的风险。然而,部分国家存在的过度监管反而成为笼罩创新和竞争的阴影。例如阿根廷早期为了保护本土产业而限制皮革出口,最终导致资源浪费与经济效率下降。调整这类政策,不仅有助于激发企业活力,也能优化贸易结构,促进经济多方共赢。当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尤其是生成式AI的成本急剧下降,吸引了广泛关注和投资。深度学习、大规模模型创新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和服务方式。从长远来看,合理引导AI技术应用,不仅可推动经济生产效率提升,更可能带来全新的产业生态和就业机会。然而,技术变革同样引发了社会转型的诸多挑战,包括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技能要求变化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适应性问题。政策制定者必须未雨绸缪,制定配套措施帮助劳动者适应转型,降低技术进步带来的冲击,进而巩固社会稳定与经济包容性。全球经济的深度整合曾是过去几十年高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球贸易总规模增长了五倍,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由36%上升至60%。贸易成本的大幅降低促成了全球价值链扩张,并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出口竞争力,使全球尤其是低收入国家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过去十五年间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剧,贸易壁垒和移民管控逐渐增强,全球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面临压力。尽管如此,全球贸易总量与经济体量保持稳定,显示出一定韧性。贸易结构却在悄然改变,跨国企业为躲避出口限制,转向墨西哥、摩洛哥、越南等“连接国”建立生产基地,这些国家因地理和政策优势,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关键枢纽。相较冷战时期的严重经济割裂,当前全球贸易的重组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
新兴市场国家凭借经济规模扩大和深化改革,逐渐成为全球经济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稳定力量,有助于缓解经济碎片化趋势的负面影响。尽管连接国模式降低了贸易分割带来的冲击,但长远来看,供应链的复杂性提升和贸易透明度下降仍然构成风险。贸易被人为分割过度将削弱全球经济的健康增长和长期繁荣。贸易扩大带来的经济效益并非普惠,每个国家内部不同群体的受益差异明显。全球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工人和地区受挫,但技术进步才是推动收入不平等加剧的更大因素。贸易冲击引发的社会经济调整压力不容忽视,快速的经济转型往往给社会适应能力带来挑战,随之而来的政治反弹也不容忽视。
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转型速度,如果缺乏有效的适应机制,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社会动荡。重新激发经济增长动力,需要政策层面聚焦结构性改革。促进劳动力在企业、产业和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可以有效缓解因贸易调整带来的就业冲击。与此同时,提供针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支持和技能培训,能够帮助其更好地融入新经济格局,并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其核心使命之一便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实现高就业和经济繁荣。贸易整合与扩张是手段而非目的,最终的目标是改善民众生活质量,实现包容且持续的发展。
近年来,IMF通过宏观经济监测和危机应对,致力于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中维护经济秩序与协作。当前,面对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与全球不确定性的双重挑战,世界各国更需要合力打造新的增长契约。这份契约应以创新驱动和优化资源配置为基石,以开放包容和有效监管为保障,并充分应对技术变革与地缘政治冲击带来的新现实。通过跨国合作和国内结构性改革融合推进,全球经济有望开启更加稳健且均衡的发展新篇章。如今,世界正站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重新思考如何通过政策协调和制度创新保证长期繁荣。创新不仅代表技术进步本身,更是制度环境与人力资本的共同成果。
重塑增长契约意味着走出狭隘短视的利益格局,构建共赢多赢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通过深化贸易合作、加强投资自由流动和促进技术共享,各国将能够更好地迎接挑战,实现经济复苏和长期增长。未来经济发展的道路充满不确定性,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包容性创新与有序整合是破解增长瓶颈的关键所在。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把握这两大主题,打造适应新时代特征的增长新机制,将为世界经济持续注入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