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数字资产市场的多样化创新,代币化股票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逐渐引起市场和监管层的广泛关注。代币化股票是指将传统上市公司的股票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化,从而实现股票的交易和转让数字化这一过程,旨在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中间成本,扩大投资人群。然而,与传统证券市场相比,代币化股票的出现也带来了诸多监管挑战,特别是在美国市场,这一领域的监管政策尚未完全明确。近期,传统金融界代表机构,证券行业和金融市场协会(SIFMA),公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达了他们对部分加密公司寻求特别豁免的强烈担忧,呼吁SEC拒绝给予代币化股票特殊的放行待遇。证券行业和金融市场协会由众多证券发行机构和金融公司组成,作为传统金融体系的重要代表,SIFMA在致SEC加密工作组的一封信中指出,部分加密企业正在通过无行动函或豁免申请试图绕过现行的联邦证券法规定,以便迅速推出代币化股票产品。无行动函是指SEC不对某一产品或行为采取执法行动的声明,而豁免令则允许某些产品暂时不受证券法的某些约束以供试验。
SIFMA认为,如果SEC出于快速推动代币化股票市场发展的考虑,轻率地批准这些豁免,将导致数字证券在缺乏传统监管体系严密保护的情况下,直接面向公众,极大地增加投资者风险,削减投资者保护措施。该协会明确表态,代币化股票涉及的政策问题过于重要,不应通过简易的无行动函或豁免令迅速解决,而应当进入正式的“通知与征求意见”程序,以确保政策制定的透明、公正和科学,从而合理兼顾创新与风险防控。与此同时,SEC加密工作组负责人、委员赫斯特·佩尔斯曾在今年5月表示,监管机构正在考虑制定针对区块链发行、交易和结算证券的豁免规则,旨在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证券市场的应用。她指出,要求所有涉及代币化证券的公司必须完成昂贵且复杂的SEC注册程序,可能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进而限制了代币化证券的市场发展。佩尔斯认为,适当的豁免可以解决“鸡与蛋”的困境,促进市场的形成和流动性,同时提醒监管当局应避免套用老旧且与新兴技术不匹配的法规。尽管如此,传统金融领域对可能失去市场主导权表现出强烈抵触。
风险投资公司Paradigm的政府事务副总裁亚历山大·格里夫在社交媒体上直言,SIFMA成员正试图保护自身市场地位,因为代币化证券若得以广泛应用,可能会导致更多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平台出现,威胁传统股票交易平台的垄断优势。他指出,每次新的技术进步或监管议题的出现,都会遭遇既有金融机构的反对,比如银行业反对稳定币,或者金融交易所对加密衍生品的抗衡,“传统金融体系的‘旧神们’不会轻易放权”。来自区块链软件企业Consensys的全球监管负责人比尔·休斯也在社交网络上表示,SIFMA的主张虽然在程序上合理,但也正反映了监管制定中的复杂现实。他认为,涉及零售投资者如何接触和参与股票市场的根本变革,理应通过正式而公开的法规修订程序来实现,而非个别豁免案推动。休斯指出,代币资产一方面连接着相对去中心化和自由的加密世界,另一方面又与高度中介化和监管严格的传统资本市场交织,这种监管上的“双重身份”带来了极大政策挑战。“眼下行业内充满诸多难解的纷争和矛盾,我们仍需继续努力寻找平衡和解决方案。
”面对监管的不确定,交易所巨头Coinbase和Kraken近年来积极探索代币化股票的布局。Coinbase的首席法律官保罗·格雷瓦尔曾公开表示,代币化股票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优先”,并正积极寻求SEC的批准。Kraken则已于近期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支持的代币化股票交易服务,其产品完全以苹果、微软等美国大型企业股票为基础资产进行支持。遗憾的是,Kraken并未将该服务开放给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或澳大利亚用户,以避免触及当地严格的证券法律监管。这种谨慎态度反映出数字资产与传统监管法律之间尚未架起稳定的桥梁。总结来看,代币化股票作为连接区块链技术与传统金融市场的创新模式,蕴含着极大潜力,但其监管路径亟需更加审慎和系统化的设计。
从传统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坚持遵守现有证券法规框架,反对通过个别豁免令绕过法定程序,体现了维护市场秩序与投资者权益的立场。监管机构在平衡创新和风险防控之间,如何有效制定适应数字时代的规则,是当前乃至未来金融监管的重大课题。市场各方需加强沟通协作,推动代币化股票的健康发展,真正实现技术赋能金融,促进资本市场的公平与效率提升。在未来,随着规则日益完善,代币化股票将有望成为兼具安全透明和高效便捷的新金融资产形态,为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同时推动整个金融生态的变革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