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第二季度的临近尾声,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尤其是特斯拉(Tesla)备受关注。尽管市场普遍预计特斯拉本季度的车辆交付量或将与第一季度持平,甚至仅有轻微增长,但该情况似乎并未削弱投资者的信心。7月2日即将公布的全球交付和生产数据虽然备受瞩目,但由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引发的市场热潮似乎才是推动特斯拉股价的核心动力。 根据最新数据,特斯拉在中国的车险注册量在6月22日结束的一周内约为13,800辆,较上一周的15,500辆下降了约11%。通过2025年第二季度前12周的数据分析,与季节性较弱的第一季度相比,注册量甚至下降了约5%,且同比下降幅度更大,达到17%。从年初至今,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车辆注册量整体下跌了近8%。
有分析指出,中国车险注册数据是衡量特斯拉实际交付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据下滑无疑反映了销售和交付的压力。 尽管如此,特斯拉的股票表现却展现出一些独特行情。2025年6月23日,特斯拉股价一度下滑2.4%,收于340.47美元,而前一日因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在德克萨斯奥斯汀的推出,股价飙升至357.54美元的高位。周一股价上涨幅度达8.2%,并突破了关键的21日指数移动平均线,显示出行情正趋于强势。 市场分析人士预计,7月初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交付数据将接近393,000辆,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1%,但比第一季度高出约17%。不过,从6月初开始,分析师对交付量的预期下调,预测范围由377,000辆至342,000辆不等,均低于年初预期的峰值502,000辆。
事实上,2025年全年特斯拉的交付量预期也有所下降,预计为1.69万辆,较去年减少5.6%。 深入观察,美国市场的特斯拉销量在今年4月出现了16%的同比下滑,这反映出该品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电动车市场中面临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特斯拉的销量下滑也表明它正经历增长放缓期。 特斯拉交付量下滑的同时,机器人出租车的发布无疑成为市场关注的新焦点。机器人出租车被视为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和出行服务领域的变革点。特斯拉计划通过其强大的自主驾驶系统,将无人驾驶出租车打造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特斯拉股价自今年4月22日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后至今上涨超过40%。这种由机器人出租车引发的市场热情,已经部分抵消了交付量下滑对股价的负面影响。 分析师和市场观察者普遍认为,机器人出租车不仅代表技术上的突破,更可能改变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和消费者使用车辆的方式。特斯拉利用其数百万辆联网汽车收集数据,通过OTA(空中下载)升级自主驾驶系统,构建了独特的竞争壁垒。随着机器人出租车的试点项目逐渐扩大,未来几年或将推动公司收入结构发生转变,强化长期盈利能力。 然而,机器人出租车的推广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技术完善度、安全监管法规、用户接受度以及市场化推广速度,都是能否实现预期商业价值的关键变量。此外,其他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巨头同样加快了自动驾驶和出行服务的布局,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面临不可小觑的挑战。 虽然短期内全球交付量的增长压力存在,但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其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策略依然具备较强竞争优势。投资者更多开始关注特斯拉如何通过机器人出租车业务实现收入多元化、提升毛利率,同时在技术革新上保持领先。 此外,特斯拉股价波动较大,平均真实波幅(ATR)达5.36%,显示出股价日内变动幅度显著,反映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动态高度敏感。尽管2025年迄今股价仍较历史高点下跌约30%,机器人出租车的热潮和潜在爆发力为股价注入了动力,尤其在短期交易者中受到关注。
综合来看,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的车辆交付可能维持在第一季度水平,甚至出现微幅下滑,但这似乎不会成为阻碍其股价或市场关注度的主要因素。机器人出租车业务的启动以及智能驾驶生态圈的构建,成为推动投资者信心的关键。特斯拉正在由单一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向高科技出行服务供应商转型,这种战略转变的潜力和挑战,正在重塑产业格局和投资者结构。 未来,密切关注特斯拉下一步在机器人出租车服务的实际推广进度、新技术发布和稳固市场的行动,将对判断公司投资价值和行业趋势起到关键作用。同时,随着全球主要市场的电动车销售环境日益复杂,特斯拉如何维持品牌吸引力和销量增长,亦是一大关注焦点。 毫无疑问,特斯拉正处于电动汽车行业和智能出行革命的交汇点。
无论是交付量的波动,还是机器人出租车引领的新风潮,这家公司都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成为全球汽车科技创新的风向标。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需保持审慎而又积极的态度,关注特斯拉如何利用技术和市场优势,实现持续成长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