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作为极紫外光(EUV)光刻机的唯一供应商,荷兰企业ASML一直是科技领域不可忽视的关键巨头。6月最新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ASML的营收和净利润均超出市场预期,订单总额高达64亿美元,展现出短期内强劲的业务表现。然而,该公司CEO克里斯托弗·福凯特在财报发布会上的一席话,却令整个市场为之震动。“尽管我们仍在为2026年的增长做准备,但目前阶段我们无法确认这一点。”这一谨慎的表态立刻引发市场恐慌,导致ASML股价暴跌11%,市值当天蒸发超过300亿美元。ASML作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一言一行都被视作行业健康状况的风向标。
此次无法确认2026年增长,意味着下游芯片制造商对于未来需求的预期出现了明显分歧。在过去的几年里,人工智能需求激增推动了半导体设备的大规模投入,但随着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特别是美国与欧盟之间潜在的半导体设备关税威胁、持续的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以及投资者的资本支出疲劳,整个供应链开始变得异常敏感。ASML的订单交付通常有12到18个月的周期,这就意味着目前的订单反映的是客户对2026年及以后市场的信心。福凯特的谨慎表态传递出一种信号,部分下游芯片制造商正在重新评估扩产和资本开支计划,这可能导致AI半导体超级周期达到顶峰,随后进入调整阶段。事实上,ASML不仅仅是一家普通的半导体设备厂商。作为全球唯一拥有极紫外光刻(EUV)技术的企业,其设备几乎是所有最先进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支撑。
无论是AI加速器、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的高性能芯片,还是智能手机中的核心处理器,大多依赖于ASML的光刻机制造工艺精度。在过去几年中,全球半导体产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投资热潮,许多芯片制造商加码扩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AI和移动终端需求。然而,从2024年末开始,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资本市场对于科技股的热情有所回落,贸易政策的阴云也加重了产业链的风险预期。ASML的增长警告如同一声警钟,提示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这个贯穿全球科技生态的超级周期可能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值得注意的是,ASML行事一向谨慎,其管理层在业绩预测方面一向保守稳健。此次无法确认2026年增长,不是短期业绩滑坡所致,而是受到了更广泛的经营环境和政策压力影响。
这一态势对全球科技产业有着重要启示。首先,随著中美科技竞争持续升温,相关出口限制和关税壁垒将对先进半导体设备供应链构成新挑战。ASML直接感受到的贸易摩擦风险凸显,反映出地缘政治因素正越来越深刻地融入产业基本面。其次,资本市场对半导体行业的预期将更为谨慎,企业可能更加注重投资回报和风险控制,不再盲目追求高速扩张。AI芯片的需求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速放缓和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共同造就更理性的产业周期。最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面临考验。
ASML的设备制造流程极其复杂,订单和交付的任何波动都可能传导至芯片产能和技术升级节奏,进而影响终端产品的创新速度。展望未来,ASML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备受关注。公司一方面需要继续研发下一代光刻技术,保持在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则必须灵活应对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稳定客户关系,保障订单持续。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科技产业的高速成长背后,隐含着众多不确定因素。投资者和市场观察者需要更加关注政策变化、供应链风险以及全球经济趋势,对潜在的波动做好充分准备。总体来看,ASML无法确认2026年增长,不只是个别企业业绩的波动,而是全球半导体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这个阶段可能伴随着增长放缓、结构调整甚至波动加剧,但同时也孕育着技术创新和产业重塑的机会。未来相关产业链企业的表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适应这一新常态,平衡技术进步与外部环境变数,推动全球科技生态向更稳健、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