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比特币市场经历了显著的转型,尤其是零售投资者的参与方式。传统观点认为零售投资需求正在减弱,甚至消失。然而,最新的市场动态和资产流向表明,零售投资者并未远离,而是正通过另一种更为便捷且合规的渠道进行投资——现货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比特币价格的波动以及链上数据呈现出小额钱包活跃度的降低,似乎支撑了零售参与度下降的说法。然而,这部分数据并不能完整反映整个市场的真实情况。实际上,零售投资者的主流购买行为正在逐渐从直接持有比特币钱包转向利用传统金融(TradFi)渠道,尤其是通过ETF产品来获得比特币敞口。
ETF作为一种集合投资产品,以比特币现货作为资产支撑,为投资者提供了无需亲自管理加密钱包的简单途径。对于不熟悉自我托管技术或担忧资产安全的零售投资者来说,ETF提供了一个降低门槛的理想选择。 2024年1月,美国正式推出首批现货比特币ETF后,市场反应热烈。许多原本由于技术顾虑而未直接持币的投资者纷纷进入ETF市场,这不仅扩大了比特币的投资群体,也为传统机构投资者打开了新的投资渠道。投资顾问、对冲基金、养老金以及保险公司纷纷将比特币纳入投资组合中,用ETF形式持有资产,并为其客户提供相关产品与服务。 根据Bloomberg和CoinShares的研究数据显示,投资顾问通过13F文件披露的ETF持仓已占有数百亿美元的规模,占据大部分ETF份额。
对冲基金紧随其后,资产规模同样可观。这些机构投资者多代表广大零售客户进行资产管理,这意味着实际控制这些ETF份额的最终受益人依然是普通零售投资者。 Bitwise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尽管链上零售参与看似下降,但ETF表现出的零售投资活跃度仍居于主导地位。根据美国最新的监管文件显示,约有75%的现货比特币ETF份额最终由零售客户持有。这一数据挑战了传统观点,表明零售投资者依旧是比特币市场的重要力量。 现货比特币ETF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便利,更极大丰富了投资渠道和流动性。
BlackRock旗下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IBIT)甚至超过其标普500指数ETF(IVV)在收入上的表现,展示了比特币作为投资产品的强劲需求和广泛吸引力。 当然,比特币价格的持续上涨仍面临挑战。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1月,表面上的比特币净需求达到约160万美元,超过了ETF和策略型资金的总流入。但随着时间推移,整体需求在持续减少,出现了负需求流出趋势,目前为约-85.7万美元。 这种现象表明,仅靠现货ETF的资金流入无法完全抵消市场中的资金出走,市场需要新的催化剂来激发更积极的投资需求。利率调整可能是影响机构及零售资金流动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利率下降时,更多资金有望流向风险资产领域,包括加密货币。
对于零售投资者来说,传统的直接持币模式逐步被更加方便、更安全的投资方式所替代。虽然这与比特币最初追求的自主、自我托管理念有所不同,但对于大多数想要参与市场却又不想承担复杂技术风险的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理想选择。 这个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也存在显著差异。美国等成熟市场的零售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ETF购买比特币,而在自我托管需求较强的新兴市场如尼日利亚和阿根廷,直接持币仍然是主流。 在未来,比特币投资生态预计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ETF与传统金融工具的结合,将使得比特币投资更加标准化和合规,吸引更多主流资本参与。
与此同时,分散式持有及自我托管等理念依旧不可忽视,特别是在法律环境复杂或者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 总结来看,零售投资者对比特币的热情并未消退,而是以更加隐蔽且高效的方式展现。现货比特币ETF正成为连接零售与机构投资者的桥梁,它不仅提升了比特币的市场接纳度,也为币价带来新的支撑。未来投资者应关注这一趋势,把握ETF带来的机遇,同时理解市场资金流动的细微变化,才能在波动的加密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