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底,福特汽车公司公布了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其业绩表现优于市场预估,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关税成本压力。这家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报告称,仅在第二季度,关税相关成本就高达8亿美元,显著增加了公司的经营负担。尽管如此,福特依然在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方面取得了超过分析师预期的成绩。福特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公司第二季度营收达到了502亿美元,比市场预估的441.4亿美元高出不少,同比增长5%。调整后的每股收益达到0.37美元,也超过了0.33美元的分析师预期。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EBIT)达到21亿美元,相较于市场预估的19.1亿美元同样表现强劲。
财报公布之后,福特股票在早盘交易中实现反弹,反映出投资者对业绩优异部分的认可。公司首席财务官Sherry House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虽然关税成为事实性成本,但部分缓解措施正在实施中,包括针对特定车型的定价策略调整,以及利用加拿大与墨西哥之间的“保税”铁路运输渠道以降低成本。这些措施预计将帮助福特在未来减少关税带来的压力。对于2025年全年,福特调整了其财务目标,预计净关税相关的逆风影响约为20亿美元,较此前预期有所增加。这反映出预计在全年内,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将受关税负面影响约30亿美元,虽然其中有10亿美元的成本将通过各项缓解措施部分抵消。基于当前形势,福特将2025年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LBIT)预期定在65亿美元至75亿美元之间,自行纳入了关税的影响。
此外,预计全年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将在35亿美元至45亿美元之间,同时资本支出约为90亿美元,展示了公司对未来业务扩展和电动汽车领域的持续投入。不可忽视的是,关税问题不仅限于福特一家。福特的三大竞争对手GM在近期财报中同样透露,第二季度关税成本对利润带来11亿美元的冲击。而由Dodge母公司Stellantis发布的数据显示,关税导致其第二季度利润减少3.5亿美元,预计全年影响达到17.3亿美元。行业整体承受的关税负担仍然沉重,成为影响美国汽车制造商利润空间的重要外部因素。除关税之外,福特在本季度还面临了较高的质保成本。
公司实际确认了5.7亿美元的额外费用,这主要是由于对约70万辆SUV车型的召回处理,这些车型存在火灾安全隐患。此举进一步凸显了福特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挑战,以及对消费者安全责任的重视。福特的业务架构也在逐步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公司在“Ford+”战略指导下,将业务划分为三大核心板块:主要涵盖传统燃油汽车的“Ford Blue”;专注于电动汽车事业的“Ford Model e”;以及商用和重型卡车业务的“Ford Pro”。2025年第二季度,Ford Blue整体收入为258亿美元,息税前利润为6.61亿美元。Ford Model e实现24亿美元的收入,但息税前利润为负13.29亿美元,显示电动汽车业务仍在加大投资和发展阶段。
商用及超重型卡车业务Ford Pro则表现强劲,销售收入达188亿美元,息税前利润则达到23.18亿美元。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福特通过划分业务板块,有助于更加聚焦不同市场需求,提高资源分配效率,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保持竞争力。业内观察者指出,当前贸易紧张局势和关税压力仍然是福特及其他美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的核心挑战。这些外部因素影响了生产成本和供应链管理,甚至对汽车价格和消费者需求产生了间接影响。为此,福特采取多元化策略以缓冲风险,包括供应链优化、定价灵活性以及新市场探索。与此同时,福特也加快了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布局,期望通过电动汽车和智能化升级开辟利润新增长点。
此次的财报表现表明,福特在逆境中展现了较强的抗压能力及市场调整速度,但长期的成功仍需依靠创新驱动以及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变数的策略。福特在宣布恢复全年财务指导路径的同时,也传递出对公司管理层未来执行力的信心。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和贸易政策仍处在多变不确定的大环境中,投资者需持续关注福特的成本管理、产品创新及市场响应,以评估其未来的竞争力与成长潜力。总的来看,福特2025年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虽受关税和召回成本影响,但整体经营数据依旧坚实,展现出其作为汽车行业巨头的韧性。面对持续的关税压力和市场挑战,福特正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和新兴技术投入,谋求新的发展机遇。未来,福特能否成功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影响其长期价值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和投资者均应关注福特在电动化转型、全球供应链管理及应对贸易摩擦中的战略执行情况,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福特自身的业绩,也反映了整个汽车产业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的调整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