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知名的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发布了令人瞩目的年度盈利报告,其业绩表现超过了市场预期,赢得了广泛的投资者支持。然而,这份看似顺利通过的财务年度报告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围绕公司控制权的激烈争端,尤其是与其最大单一股东—中国国有企业中化集团之间的矛盾。此次争议不仅反映出跨国资本运作中的复杂性,也体现了地缘政治和经济安全对企业治理的重要影响。倍耐力于2025年6月的股东大会中成功获得绝大多数股东支持,批准了2024年的财务报告和股息分配,但中国中化集团作为持股约37%的最大股东,通过其控制的MPI控股成为唯一投反对票的股东。中化声明其反对投票的主要原因是对公司控制权披露信息的不满,而非针对财务数据本身。事实上,倍耐力2024年的业绩表现堪称亮眼,收入实现了2%的增长,调整后的运营利润率提升至15.7%,显示出公司在全球汽车产业链面临严峻挑战背景下依然保持稳健的盈利能力。
倍耐力的第二大股东卡姆芬公司,持股约27.4%,由意大利企业家兼执行副董事长Marco Tronchetti Provera领导,他已经执掌公司超过三十年,深刻影响了倍耐力的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中化与卡姆芬之间的矛盾核心,源于双方对公司未来控制权和战略定位的不同诉求。中化担忧中国资本的显著地位可能影响倍耐力在美国市场的扩张,特别是在当前美中关系紧张与美国对中资技术企业加强监管的背景下。美国政府针对中国汽车技术领航企业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禁止关键软件与硬件进入美国市场,这无疑给含有中国资本的跨国企业带来了不确定性。意大利政府深知倍耐力在国家经济和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于两年前果断施行所谓“黄金权力”法案,对中化的影响力加以制衡,确保倍耐力管理层的独立性和战略自主权。这种政府干预体现了在全球资本流动不断加速及国际竞争加剧背景下,国家如何通过立法保障本国战略产业的安全和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倍耐力董事会中部分由中化指派的代表,包括董事长Jiao Jian等,曾多次投票反对公司财报及业绩报告,显示出其与公司管理层及其他大股东之间的深刻分歧。同时,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监管环境,倍耐力依旧实现了业绩提升,彰显了其产业链整合能力和创新研发实力。面对市场竞争的多重压力,尤其是汽车行业普遍面临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挑战,倍耐力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拓展新市场,保持了盈利的持续增长。对于未来,倍耐力在巩固欧洲市场的基础上,仍将积极应对美国市场可能的监管风险和竞争对手挑战。意大利政府与公司高层之间的紧密沟通为其海外扩张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安全保障。综合来看,倍耐力2024年盈利报告获得投资者普遍认可,传递出公司具备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的积极信号。
中化集团作为最大股东的态度虽持保留,但并未阻碍公司稳健的发展步伐。国际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和政府间的合作成为保障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展望未来,倍耐力需要在全球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中灵活应对,继续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深化产品研发,同时强化公司治理和股东关系管理,确保在全球轮胎制造行业保持领先地位。通过此次股东大会事件,倍耐力不仅向外界展示了其强大的治理能力,更体现了意大利在保护国家战略企业方面的前瞻性与决断力。在全球产业链重塑和中美技术博弈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倍耐力如何在保证战略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跨国发展,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综上所述,倍耐力2024年的业绩表现获得投资者认可,尽管面临最大中国股东中化集团的反对,公司依然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和政府支持,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持续巩固和扩展其在国际轮胎制造业的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