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多位参议员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听证会上,猛烈抨击部分银行高管将银行倒闭的责任归咎于加密货币行业,试图利用加密资产市场波动作为掩饰其管理失误的借口。与此同时,他们揭露这些高管在银行监管机构介入并导致银行倒闭之后,仍然成功从公司套取数百万美元的奖金和股票期权,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愤怒。这一事件不仅暴露出银行业高管风险管理的严重缺陷,也引发了公众对金融机构薪酬制度的不满,促使立法者推动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和薪酬回收法案。 事件的焦点集中在了已经倒闭的Signature Bank。该行前董事长斯科特·谢伊在听证会上发言时多次提到数字资产,强调银行曾在2018年开始接受加密产业公司的存款,并在2022年因行业波动显著减少了数字资产相关存款。然而,他也表示,银行最终因与数字资产业务紧密相关的某家银行倒闭而面临监管部门的接管,导致客户大规模资金撤离。
据资料显示,Signature Bank一夜之间被撤回了约160亿美元的存款。 美国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对此直接质疑斯科特·谢伊,她指出谢伊在其书面证词中竟然10次提及数字资产,刻意将崩盘归咎于加密货币行业及监管层,完全没有承担应有的管理责任。卢米斯指出,这种推责行为明显是在试图掩盖自身决策的失误和银行风险控制的失败,严重损害了公众和投资者的利益。 另一位备受关注的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则更加激烈地批评了Signature Bank和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前CEO,指责他们在银行因管理不当而崩盘后,仍“赚取数百万奖金”,尽享股票期权带来的财务收益。沃伦指出,现行法律允许这些高管在银行出现严重问题时依旧收获高额酬劳,极大地助长了他们冒险行为的动力,并将最终损失转嫁给普通纳税人和客户。她强调,这种模式是“彻头彻尾的错误”,并警告如果不加以纠正,未来多家大型银行高管将继续通过承担过度风险并逃避责任来获得暴利,造成金融市场的更大不稳定。
针对这些问题,沃伦表示正在与参议院中持不同政见的议员组成跨党派小组,准备提出相关立法,意在追回已超发的奖金和股票期权,约束银行高管的行为,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感。这一动议受到了广泛支持,被视为解决金融体系“道德风险”问题的关键一步。 除了立法压力,监管机构同样对银行倒闭中“数字资产责任论”进行了否认。纽约金融服务部(NYDFS)主管阿德里安·哈里斯在一场行业会议上明确表示,将银行倒闭归咎于加密货币是“荒谬”的。她指出,Signature Bank的倒闭更应视为一种“新型的银行挤兑”,实际源于投资者对银行风险信心的严重动摇,而非加密产业的直接冲击。哈里斯强调,监管部门介入是为了防止风险蔓延至更广泛的金融市场,保护美国经济免受系统性风险威胁。
这一系列事件显示,加密货币在金融体系中的角色仍然复杂且备受争议。虽然部分传统金融机构试图将加密资产市场的波动作为替罪羊以掩盖自身内部管理的不足,但从监管和政策层面来看,加密行业并非导致上述银行崩溃的根本原因。相反,银行自身对风险的误判、资本流动的管理不善以及高管激励机制的不合理,是导致银行倒闭的核心因素。 在社交媒体和金融新闻领域,这起事件引发了关于银行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和高管薪酬公平性的广泛讨论。诸多专家和评论员认为,金融机构应更加透明地披露风险敞口,并优先考虑长期稳健发展,而非短期利润最大化。同时,公众对于金融监管改革和高管奖金回收机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从长远来看,此次风波或将成为推动银行制度变革的重要契机。面对数字资产的兴起和传统金融行业的深刻融合,监管机构需要制定更加精准和有效的规则,平衡创新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同时,立法机关也需强化对银行高管行为的约束,避免未来类似事件的重演。 综上所述,银行高管推卸银行倒闭责任于加密货币的行为暴露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根本问题,而他们在崩盘后仍获巨额奖金的现象,更是激起了公众和立法者的强烈不满。在这一背景下,推动薪酬回收和加强监管不仅是修复金融体系信任的关键,更是促进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随着相关法案的推进和监管力度的加大,未来银行业或将迎来更加合理的治理和激励环境,提升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