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各国纷纷加紧构建相应的监管框架,以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肯尼亚作为东非重要的经济体,积极推进数字资产立法,试图为本土加密货币创业公司提供更稳定的发展环境。然而,最新的报道显示,在肯尼亚拟议中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法案中,币安(Binance)牵头的一个游说团体——虚拟资产商会(Virtual Asset Chamber of Commerce,简称VAC)被纳入监管委员会,这一举措引发了行业内普遍的垄断和利益冲突担忧。 据《肯尼亚华尔街》报道,VAC作为一个私营智库,其成员及运营资金受到币安的支持,并在监管政策制定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币安每月向VAC支付约6000美元的政策倡导费,覆盖多个国家。许多肯尼亚的加密货币创业公司对此表示担忧,认为VAC缺乏独立性,实质上成为币安在当地争取政策优势的代理人。
这些质疑呼应了市场对于大企业借助游说集团影响政策制定的普遍忧虑。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数字资产市场,任何偏袒大型国际交易所的监管措施,都可能挤压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限制创新动力。尤其对于肯尼亚这类新兴市场,完善且公正的监管环境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能否吸引多元的市场参与者,推动技术进步和资本流入。 VAC的负责人巴西尔·奥戈拉(Basil Ogolla)对此回应称,虚拟资产商会通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肯尼亚中央银行和国会等多个机构持续两年的密切合作建立了良好声誉,获得了国家议会将其纳入监管委员会提名成员的信任和认可。他认为VAC的参与有利于监管政策更为专业和完善。 不过,批评者指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透明度是防范利益输送的关键,如果游说组织与大型交易所过度绑定,难免引发法律和宪法层面的争议。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直言:“VAC在多次监管会谈中均有币安的资助,缺乏独立性,如何保证监管的公平公正?这样安排合理吗?” 监管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包括国家财政部、肯尼亚中央银行、资本市场管理局、律师及会计人员,旨在集多方力量共同制定合理监管方案。尽管如此,币安在此过程中发挥的影响力依然引起广泛关注。业内担心,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制衡,可能使肯尼亚难以摆脱国际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以及欧盟灰名单上的不利地位,影响国家的金融声誉和国际合作。 在肯尼亚之外,类似情况也曾发生,VAC据称曾试图介入卢旺达的监管制定,显示其策略并非个案,而是一种更广泛的游说和市场布局方式。币安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近年来积极拓展与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合作。2025年5月,币安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投资局签署谅解备忘录,积极推动区块链教育及加密支付基础设施建设。
而此前,币安创始人赵长鹏曾被任命为巴基斯坦新成立的加密理事会顾问,指导其区块链和数字资产战略。 这一系列动作显示出币安在全球范围内深化政府关系的意图,借助专业建议和游说机构参与多国政策制定,塑造有利于自身业务发展的监管环境。尽管这种策略提升了公司在合规性和政策层面的影响力,也不可避免地引发市场关于公平竞争的质疑。 对于肯尼亚来说,如何在推动数字资产创新与保障市场公平之间取得平衡是关键。监管部门需加强透明度、明确利益冲突管理机制,以确保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在公平开放的环境中竞争。此外,提升本土加密创业公司的参与度与话语权,促进政策制定过程多样化,将有利于打造更加包容和健康的加密生态。
目前,币安尚未对相关报道做出回应,但随着肯尼亚VASP法案的推进,市场关注度持续升温。鉴于加密货币行业跨境特性,肯尼亚的监管实践不仅影响本国数字资产产业发展,也为非洲乃至全球数字金融监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综合来看,币安与VAC的紧密绑定虽为其策略布局提供了便利,但监管的独立性与透明性应成为优先考量。随着全球多国加强数字资产立法,相关利益博弈也将更加激烈。肯尼亚在这场新兴金融监管的试验中,既面临挑战,也有机会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数字经济体系。 未来如何平衡市场主体利益、保护消费者权益及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将考验肯尼亚监管机构的智慧与决策,也值得全球数字金融行业持续关注。
币安与肯尼亚监管委员会的事件是全球加密货币生态快速发展中一个缩影,揭示了行业与政策互动的复杂性和未来走势的多元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