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微芯片制造企业Nano Labs公布其购买币安币(BNB)计划的首笔交易,以5000万美元买入BNB,正式迈出了其计划持有流通量10% BNB的第一步。此举标志着该公司雄心勃勃地通过大规模加密资产储备战略,试图在波动剧烈的数字货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引发业界对机构投资者布局加密资产趋势的浓厚关注。 Nano Labs成立于2019年,由前新加坡计算机硬件制造商Canaan董事会成员孔建平与孙其丰共同创立,公司专注于生产高算力和高性能微芯片,2022年成功上市。此次启动巨额BNB购买计划,正是基于长期增长战略和对区块链技术潜力的信心表达。官方透露,该计划目标总金额将达到10亿美元,力争持有5%至10%流通供应量的BNB,现阶段公司已累计持有约1.6亿美元的BNB及比特币(BTC)。 BNB是币安平台发行的加密货币,自问世以来一直凭借其多功能性及在币安生态系统的重要地位而广受关注。
截至2025年7月初,BNB的市场价值达到约1269美元,流通市值为934亿美元,总流通量近1.459亿枚。需要注意的是,BNB初始发行量为2亿枚,但随着币安不断执行的销毁机制,流通供应逐渐减少,为币价构建了稀缺性基础。 Nano Labs的这一巨额收购计划,在短时间内引起多方反响。尽管此前宣布通过发行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以支持其BNB投资计划,最初消息令其股价大幅飙升超过106%,然而随首笔5000万美元买入消息落地后,股价反而出现逾4.7%下跌,收盘后进一步下滑2%,反映市场对于强劲加密资产储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谨慎态度。与此同时,BNB价格表现相对平稳,仅小幅上涨0.3%,显示出市场对该买入行为尚未释放出强烈的波动信号。 关于Nano Labs的战略,业内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长期押注数字货币市场的表现,尤其是在中国科技产业加速数字资产应用落地之时。
公司创始人团队的硬核硬件背景,及其选择BNB作为主力持仓资产,也体现了对币安智能链生态潜力的认可。此举或将为加密资产在传统科技企业深度融合打开新篇章,推动更多类似企业寻求数字货币配置的可能性。 然而,业内著名对冲基金SkyBridge Capital创始人Anthony Scaramucci对企业囤积加密资产的长期可持续性持怀疑态度。他指出,从长期投资角度看,投资者直接购买加密货币或许更为高效,而通过购买持有加密资产的公司股份来间接获得敞口,其背后的管理成本、运营费用及潜在风险可能拖累整体回报表现。假如一家公司将大部分资金投入比特币或BNB,投资者不妨直接持有相关数字货币,而非承担企业附加层面的风险。 尽管如此,BNB链官员对Nano Labs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对BNB的持续兴趣表示欢迎,认为这有助于生态健康发展和推动链上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随着更多实体企业加入加密资产持有行列,BNB生态有望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与应用场景,进而稳固其在智能合约领域的领先地位。 业内分析师提醒,Nano Labs要完成其10%持有量目标,仍面临相当挑战。以当前市场价值计算,购入约930亿美元规模的BNB,需要巨额资金支撑及审慎资金管理。币安方面的销毁政策和现有流通供应状况,也会对后续收购路径产生影响。此外,市场波动性、高币价成本及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都可能成为制约大规模囤币策略的关键因素。 总体来看,Nano Labs的大规模BNB投资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举措,描绘了传统科技产业与加密资产深度融合的新趋势。
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参与数字资产管理,并结合自身核心技术优势,推动区块链生态的多元化发展,BNB及币安智能链的价值基础有望进一步巩固。市场将持续关注Nano Labs后续的投资动作及其在加密生态中的战略布局,评估机构投资对币价及整体行业的长远影响。 随着全球加密资产市场逐步成熟,机构和企业投资行为日益活跃,像Nano Labs这样具有技术背景和资本实力的中国企业参与度提升,无疑为国内外投资生态注入更加多元和健康的力量。数字货币的未来不仅仅是散户投机的天下,更朝着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共创未来的格局迈进。BNB的市场表现和生态建设,也将因企业加仓策略的推进而迈向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