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美国参议院正式通过了名为“指导并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规法案”(GENIUS法案)的立法草案。这是美国首次尝试为稳定币设立联邦层面的监管框架,预计将对加密货币市场和传统金融机构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一种以美元等法币为锚定资产的数字货币,稳定币因其相对价格稳定性被赋予了区块链支付和跨境结算的潜力。此次法案的通过无疑被视为加密领域的一次重要胜利,特别是在大型银行如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和第五第三银行(Fifth Third Bancorp)等机构为稳定币整合铺路的背景下,其意义尤为重大。 GENIUS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界定“支付稳定币”这一数字资产类别,确保它们必须具备锚定固定价值的特性,并要求1:1的储备支持,严禁算法稳定币的发行。同时,该法案将支付稳定币排除在证券范畴之外,避免其受到证券法的复杂管制。
根据银行资产规模不同,法案区分了监管主体,对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机构实施联邦监管,而较小机构则由州级监管机构监督。此外,法案强调每月对储备金进行审计,并对反洗钱(AML)规则提出明确要求。 该法案目前尚需众议院批准和总统签署才能正式生效,但其获得参议院通过已经足以引发市场和金融界的高度关注。稳定币被认为是传统数字货币中波动性较低的替代品,能更便捷地进行价值储存和快速结算。同时,快速的交易确认和智能合约的可编程属性大大增强了跨境支付的效率,有望革新传统支付生态。然而,监管机构和市场观察者也对稳定币的潜在风险保持警惕,主要担忧包括投资者恐慌引发的批量赎回风险以及储备资产的透明度问题。
对于大型银行而言,GENIUS法案通过意味着政策环境趋于明朗,有助于其快速拥抱这一新兴数字资产类别。业内消息透露,诸多大型传统金融机构及零售巨头,比如亚马逊和沃尔玛,已经在探讨发行自有稳定币的可能性。大型银行凭借其丰富的流动性和既有的支付基础设施,能够率先整合稳定币支付系统,抢占先机。通过发行或接受稳定币,这些银行不仅可提升交易效率,还能够开拓更多跨境业务场景,吸引年轻且数字化倾向强的客户群体。 此外,稳定币带来的收益机会也给银行存款业务带来压力。随着稳定币可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利率,传统银行或需调升存款利率以保持客户资金的竞争力,这对小型或中型区域性银行构成一定挑战。
与大型银行相比,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银行可能在稳定币相关竞争中处于劣势,面临业务流失风险。 稳定币作为一种创新支付手段,迅速获得企业界的青睐,或将重塑支付产业链格局。若越来越多商户选择使用稳定币进行结算,传统的信用卡网络如Visa和Mastercard可能面临冲击,支付通道和交易费用结构有望发生根本性变革。这将促使大型金融机构积极布局数字货币版图,争取在未来数字支付生态中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GENIUS法案意在规范稳定币市场,防范洗钱及欺诈行为,确保储备资金的充分保障,但监管机构还需在监督执行和市场自律间找到平衡。只有建立健全的规则和技术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的优势,为美国金融体系注入更多创新活力,同时防范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总体来看,GENIUS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对稳定币监管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大型银行和科技企业打造了更加明确的法律环境,促进了数字货币和传统金融的融合。未来随着法案在众议院的审议以及最终签署,稳定币生态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银行业的支付体系和金融业务也必将经历一场数字化转型的风暴,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谁能抓住这波创新浪潮,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数字金融市场占据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