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全球企业的运作方式。随着生成式AI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AI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推动业务增长、提升效率、降低运营风险的重要利器。2025年戴尔技术世界大会上,戴尔全球首席技术官兼首席AI官约翰·罗伊斯明确传递了一个关键观点:企业应购买成熟的AI产品,而非自行打造定制化系统。这一策略背后,蕴含着对AI技术发展阶段和企业现实需求的深刻洞见。多年来,AI的构建一直被视为高技术门槛的挑战,很多企业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和资源,难以从零开始打造完整的AI生态。如今,随着戴尔AI工厂等集基础设施、软件、安全和服务于一体的产品面世,企业进入AI时代的门槛极大降低。
戴尔AI工厂整合了Nvidia、Intel和AMD多款高性能硬件,配合Red Hat OpenShift以及Mistral AI的软硬件协同,极大简化了AI集群的搭建难度和周期。通过提供灵活的私有云与分布式数据中心架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快速选用合适的软件和数据资源。这不仅让企业摆脱了液冷系统、网络拓扑设计和存储优化等复杂技术障碍,更缩短了从项目启动到正式投入生产的时间。回顾生成式AI快速发展的三年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态势的明显转变。第一年,ChatGPT的诞生让企业开始关注AI潜力,但很少有企业真正行动。第二年,企业纷纷尝试DIY搭建AI系统,然而由于工具和平台不足,进展缓慢且成本高昂。
进入第三年,各种低门槛、高性能的AI解决方案和工具纷纷涌现,购买和实施变得更加便捷,企业开始快速步入AI的大规模应用。企业高管普遍感受到从前困扰他们的技术壁垒正在消失,拥抱AI已成必然趋势。戴尔的建议直指核心,强调在技术标准和产品日益成熟的当下,企业无需再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自行研发基础AI框架。相反,采购成熟的平台和工具能显著促进生产效率与业务创新。例如,编程助手和基于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的聊天机器人已成为企业提升开发者效率和优化客户服务的利器。统计数据显示,97%的开发者已经使用代码生成类AI工具,工程生产力提升高达30%以上。
通过引入现成的AI助理系统,企业能快速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减少技术门槛。此外,RAG型聊天机器人能够将企业内部复杂且散落的信息源整合为统一的知识图谱,为员工和客户提供精准的智能问答服务。企业无需耗费数年时间自建系统,只要购买并部署即可快速获得价值。除了技术成熟,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竞争压力倒逼企业迅速行动。越来越多行业领先企业已经投身AI应用,从金融巨头摩根大通到零售巨头Lowes,他们均借助戴尔及其合作伙伴提供的AI工具加快数字化转型。企业高管绝不愿在竞争洪流中落后,积极采纳成熟AI解决方案既能大幅降低技术风险,也可借鉴他人经验避开陷阱。
戴尔特别指出,在AI应用过程中,企业不要陷入“从零开始”的误区。如今的AI项目虽具有高度个性化特征,但整体搭建和运营成本已大幅下降,很多工具已经实现了近乎开箱即用。只要借助戴尔AI工厂等平台,企业即可轻松构建适合自身需求的AI集群,打破了过去“没有足够优秀人才和资源”的技术围城。未来,AI解决方案的采购趋势将愈发明显,企业将更多聚焦于AI如何推动业务转型,而非技术细节的复杂性。戴尔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内,企业对AI的投入不仅在规模上扩张,更将在智能代理(agentic AI)等前沿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这些具备高度自主决策能力的AI代理将极大改变企业运营模式,但前提是企业先打好基础——确保完善的数据管理和部署成熟的聊天机器人等基础应用。
总结来看,戴尔的战略建议为企业AI落地指明了清晰方向。面对AI技术飞速发展及市场多样化需求,选择购买而非自行构建不仅节省时间和成本,更能加速AI赋能,提升竞争力。通过采购高性能硬件平台、整合领先AI软件、以及运用定制化服务,企业能够快速搭建符合自身场景的智能系统,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随着更多成熟产品进入企业市场,未来的AI竞争将聚焦于应用创新与价值创造,而非纯技术架构的开发。企业唯有顺势而为,拥抱买而不建的理念,才能在激烈的数字化转型赛道中赢得先机。戴尔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洞察,为广大企业树立了范本,带来宝贵借鉴。
未来,企业应持续关注AI技术生态的演进,积极采用成熟可靠的产品和方案,切实推动AI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