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数字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云数据中心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其建设和布局成为国家和地区数字主权、技术竞争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欧洲在建立自主云数据中心并对抗以美国为主导的超级云供应商(hyperscalers)方面表现出强烈的野心,试图构筑数字主权屏障,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然而,SAP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Klein近日在一次投资者会议上公开表达了对这一战略的怀疑与批评,称欧洲试图通过打造多座本土数据中心与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美国巨头竞争的做法是“完全疯狂”,并且此举可能适得其反。 Klein指出,全球领先的云服务商早已在欧洲布局大量基础设施,投入巨资,其规模效应和技术成熟度远非新建数据中心可比。欧洲企业如果仅仅把精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忽视软件智能化和应用层面的创新,将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
Klein强调,SAP与法国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及业务服务巨头Capgemini合作,为关注数据主权的客户提供从上到下的全方位服务保障,包括数据存储的全称主权,而无需重复建设数据中心。 数据主权之争背后,是全球地缘政治的深刻变动。Klein坦言,去年还未曾预料到当前充满政治摩擦和冲突的局面。欧洲为了防范美国政府在数据访问和法规执行上的不确定性,试图打造自主云平台保护敏感信息,但这种基于国家或区域划分的云基础设施竞争,务必考虑经济成本和能源消耗的问题。欧洲目前正面临能源价格上升的巨大压力,大量新建数据中心耗能巨大,非但不能减轻负担,反而可能加剧能源短缺和环境压力。 在谈及人工智能应用时,Klein表达了对欧洲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期望。
他认为,欧洲的核心竞争力应集中于利用AI和智能软件提升制造业、汽车工业和化工产业效率,而不是纠结于基础设施层面的分割和对抗。通过智能化改造工业供应链,可以快速提升生产速度、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相较于物理硬件层面的投入,Klein主张云服务应该保持“基础设施层面上的超级中立态度”,通过软件和数据服务实现真正的数据主权和客户价值。他的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欧洲云市场的现实困境。欧洲大型企业难以单独承担建设庞大云基础设施的成本,与此同时,来自美国的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等超级云均已通过全球化布局加强欧洲市场渗透,使得局部的数字主权措施效果有限。 欧洲的数据主权和数字战略在政策层面频频被提及,诸如国际数字战略和相关法规的出台都标志着欧盟对此问题的重视。
尽管如此,专家们普遍认为,无论从技术复杂度、金融投入还是从市场供需角度来说,欧洲短期内很难脱离对美国超级云服务商的依赖。 SAP作为欧洲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其领导者的这一表态成为产业界的风向标。Klein提出,与其在基础建设上耗费大量资源,不如聚焦应用层面的创新和服务,将AI与云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可持续且具备实际竞争力的数字生态。 这种思路也为欧洲企业厘清了未来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即强化软件创新、开放合作和跨国协作,而非陷入零和竞争引发的基础设施军备竞赛。尤其是在AI和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率提升和市场价值才是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欧洲云计算发展路径的选择牵动全球数字经济的格局调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数据需求的持续膨胀,云服务的灵活性、智能化及安全性成为核心竞争力。SAP CEO的观点无疑给欧洲带来了反思,推动产业界重新审视数据主权落实的方式和战略重点。与此同时,他也警示各国政府和企业,在高喊数字主权口号的同时,要关注实际执行的成本效益和市场环境,避免过度投资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总之,欧洲的云数据中心扩展野心虽然具有战略意义,但SAP领导人的质疑提醒我们,单纯依靠打造本土基础设施难以实现技术与产业的突破。未来,欧洲需更加注重人工智能与软件服务层面的创新,依托已经成熟的全球云基础设施,灵活构建开放而安全的数字生态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稳固立足。随着全球数字主权话题持续升温,欧洲能否借助智慧策略实现科技自立,将成为未来数字时代最值得关注的焦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