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展现出明显的上涨走势,投资者对未来油价保持乐观态度。核心推动因素之一是美国与中国贸易关系的改善迹象,这种乐观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原油需求预期,促进了价格的上涨。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近日宣布,美国与中国已在瑞士日内瓦达成了一项重要的贸易共识,并且白宫计划在7月9日之前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个主要贸易伙伴达成互惠关税协议。这一系列政策进展大大缓解了市场对贸易紧张局势的担忧,投资者信心得到提升,带动了能源板块,尤其是原油价格的上扬。与此同时,相关的地缘政治因素也为油价提供了额外支撑。美国能源部长赖特上周确认对伊朗的制裁将继续保持,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停火后曾考虑放宽制裁,但由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声称战争胜利,制裁政策暂时不会发生改变。
这种不确定性令市场对伊朗原油供应收紧的预期加强,从而增加了油价的支撑力量。经济基本面方面,国际主要股市的持续走高尤其是标普500指数刷新历史纪录,显示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仍较为稳健,有利于能源需求的扩展。投资者认为,在全球经济良好运行的背景下,对原油和相关能源产品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油价格上涨的同时,汽油价格出现下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元走强。美元升值增加了以美元计价的原油进口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成品油需求,导致汽油价格承压。此外,炼油利润率的下降也使精炼企业减少了对原油的采购和加工意愿。
炼油利润率(裂解价差)近日降至一周半以来的低点,反映出炼油厂对当前成品油市场的谨慎态度。产量方面,全球石油供应动态同样对市场情绪产生深远影响。俄罗斯近日表示,欢迎欧佩克+在7月6日会议上讨论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可能性。此前,欧佩克+已在6月份和7月份分别同意各增加41.1万桶/日的产量。沙特阿拉伯方面也释放信号,未来或将继续以类似幅度增加产量,试图通过抑制油价来削弱那些生产过剩的成员国诸如哈萨克斯坦和伊拉克的市场地位。这表明欧佩克+正在逐步逆转此前长达两年的减产政策,计划到2026年9月完全恢复2.2百万桶/日的产量水平。
随着全球供应逐渐回升,市场对可能出现供大于求格局的担忧加剧,这对油价构成一定压力。然而,贸易局势的改善、地缘政治紧张态势维持以及稳健的经济预期共同作用,成为油价继续坚挺的重要因素。深入观察可见,美中贸易摩擦的缓和不仅直接带动了原油需求预期的提升,也激发了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积极反应,形成了良性循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其进口需求的增加对原油市场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和关税的互相降低,能源及相关商品的流通预计将更加顺畅,这为全球能源市场注入了活力。同时,金融市场的积极表现体现出投资者对世界经济前景的信心增强,这也是推动原油价格向上的关键支撑点。
另一方面,伊朗问题仍是全球能源市场的一大变量。尽管经过多次军事冲突和轰炸,国际情报显示伊朗仍保存了大量高浓缩铀库存,使得制裁可能长期维持不变。若核检查谈判进展缓慢或无实质性突破,市场将继续保持对中东供应风险的警惕,进而支持油价。而产油国政策的调整将市场供应格局推向不确定性。欧佩克+的增产举措意在平衡市场供应和需求,防止油价过快上涨而抑制需求增长,但过快的产量增加又有可能引发供过于求,令价格承压。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欧佩克+未来会议及政策动向,以判断油价走向。
此外,美元的走势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显著。美元升值使以美元计价的油价对其他货币持有者而言变得更加昂贵,抑制了包括欧洲及新兴市场在内的油品消耗。尽管美元走强在短期内对油价构成压力,但其背后的全球经济环境与货币政策因素也需综合考量。综合来看,当前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乐观情绪为原油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推动价格反弹的关键引擎。但市场仍面临多重不确定因素,包括地缘政治风险、产量调整以及汇率波动,投资者和市场分析师需保持高度关注。未来油价走势将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贸易谈判的进展、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的实际表现。
随着2025年下半年临近,全球能源市场正处于风云变幻的阶段,各方力量多重交织,将为油价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对企业和投资者而言,合理评估风险与机遇,抓住贸易改善带来的潜在红利,将成为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回报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