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知名的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hangpeng Zhao,简称CZ)最近对AI代理开发者提出了质疑。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许多AI代理的开发者过于关注自己的代币发行,而忽视了这些代理的实际应用价值。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在AI与区块链结合的市场上,这一话题显得尤为重要。 CZ在Twitter上直言不讳地说:“太多的AI代理开发者更关注他们的代币,而不是代理本身的实用性。”他呼吁开发者们应该先专注于构建一个真正优秀的AI代理,只有在产品与市场的需求契合后再考虑推出代币。他认为,这一策略将有助于确保AI代理能够为用户提供实际价值,而不是仅仅依靠代币的炒作来吸引投资者。
这并不是CZ第一次对AI和加密货币领域的发展方向发声。他曾指出,大多数AI代理并不需要自己的代币,实际上,与其发行专属代币,不如利用现有的加密货币来收取服务费用。CZ表示:“只有在实现规模之后,才应该考虑发行代币,专注于实用性,而不是代币。” 的确,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越来越多的项目在AI技术的应用上寻求投机收益。AI代理被广泛应用于交易、智能合约执行以及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管理。然而,许多项目实际上是利用AI作为一种营销噱头来推动代币的发行,而没有实质性的技术创新。
对于这些项目,CZ的批评尤为尖锐,他指出这种过度的代币化风险不仅对投资者造成误导,还可能损害整个行业的声誉。 与CZ的观点相呼应,Ethereum的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也表达了对AI监管和安全性的担忧。他警告说,AI一旦过于强大且缺乏监管,可能导致新形式的自主智能生命出现,这将对人类的掌控能力构成威胁。因此,行业需要确保AI代理在获取更多自主权时,有清晰的问责机制以防范风险。 在探讨AI和加密的未来时,专家们提出了去中心化身份(DID)系统可能作为一种解决方案,以确保AI代理的行为能够被追踪和问责。去中心化身份协议创始人Ingo Rübe认为,AI代理应该拥有可验证的凭证,类似于人类的认证,以建立信任和透明度。
这种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防止AI驱动的操纵行为,例如洗钱交易和虚假交易。 为减少AI相关的风险,Rübe建议开发者在启动AI代理时,必须在区块链上抵押担保。这种方式相当于一种保险机制,一旦AI代理的行为出现恶意或导致损害,受害者可以从抵押中索赔。这样的保障措施可以确保AI代理遵循更高的信任标准,进而提升用户对服务的信心。 尽管市场上已经有一些项目开始利用AI进行智能合约自动化、投资研究和治理流程,CZ的批评观点却突显出真正的创新与那些借用AI名义推销代币项目之间的明显分歧。他坚持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构建而非追逐短期收益,呼吁开发者在前行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CZ看来,市场中绝大多数人只想快速获利,而只有少数人在进行真正的建设。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99%的人进入加密货币是为了快速赚钱,而只有1%的人在艰苦建设。”这种对行业现状的敏锐观察再次强调了创作者在创新过程中的责任。 展望未来,尽管关于AI代理和代币化的辩论仍在继续,监管的审查也将随之增多。是否能够在没有过度代币化的情况下实现AI代理的广泛应用,依然是AI与区块链整合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开发者们需不断思考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确保他们所创造的产品不仅能激发投资者的兴趣,更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CZ的批评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整个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需重视的方向思考,或许这才是推动区块链与AI技术共同发展的重要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