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丹佛地区爆出了一宗震惊社会的信仰圈加密货币骗局案件。一对名为Eli Regalado及其妻子Kaitlyn Regalado的牧师夫妇,被控通过其创办的线上宗教组织“Victorious Grace Church”,利用教会信徒的信任,非法集资达340万美元,承诺令人无法抵抗的高额回报,最终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此案不仅牵涉高额资金,更因涉及宗教信仰的敏感元素而引发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两人分别被丹佛大陪审团以40项罪名起诉,包括证券欺诈、敲诈勒索等严重指控。据丹佛地方检察官办公室透露,从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这对夫妻通过销售他们自己设计的加密货币“INDXcoin”向教会成员及外部投资人募集资金。INDXcoin被定位为一种“实用币”,据称旨在帮助信徒加入以信仰为基础的社区。
然而,官方调查显示该币毫无真正价值,实际上属于虚拟资产的骗局。令社会震惊的是,夫妻二人不仅将部分筹得资金用于高额个人开支,其中包括家庭装修——他们甚至声称装修行为是“上帝的指示”,将犯罪行为披上了宗教光环。根据起诉文件,约有130万美元被用于个人消费,而投入实际业务的资金则寥寥无几。丹佛地方检察官John Walsh在宣布案件时表示,此举是对受害者正义的重大推动,“我们决心将此案真相公之于众,追究涉案人员法律责任。” 同时,科罗拉多州证监会也曾于2024年1月指出,Eli Regalado滥用信徒信任,夸大承诺投资收益,贩卖毫无价值的加密货币,从中非法获利。面对指控,夫妇两人选择通过公共平台反击批评。
他们在YouTube发布视频,直接攻击证监会专员Tung Chan,指责其行为不公,甚至言辞激烈称其为“骗子”。这种公然挑战监管机构的行为,反映出他们试图利用宗教权威和网络传播渠道维护形象,逃避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夫妇二人还宣称他们以部分投资款项向教会内部转献了恰当比例的“十一奉献”,以此为自己辩护。他们辩称,资金转换是“教会的一部分”,符合他们的宗教使命。警方及相关机构对此表示否定,认为这只是掩盖非法挪用资金的借口。此类骗局凸显出信仰社区在财富管理和投资选择上的潜在漏洞,尤其是虚拟货币领域监管滞后造成的风险。
加密货币本身即因其匿名性、监管不完善与价格波动剧烈而备受争议,任何将其与宗教信仰相结合的投资活动都应被格外审慎对待。宗教领袖利用其权威从信徒处筹资,理应承担更高的道德和法律责任。一旦违法,不仅损害财产利益,更会破坏整体信仰社区的公信力与稳定。此次案件引发的社会反响不仅限于美国本土,还波及全球多地。随着加密资产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渗透日常生活,监管机关纷纷加大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力度,力图构建更透明、更安全的投资环境。对投资者而言,此案是警戒信号,提醒公众尤其要警惕那些借助宗教或其他权威进行的高收益承诺,要学会辨别真伪,避免盲目跟风,以防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专家建议,投资前应仔细审查投资标的的背景、发起人资质及项目实际运营情况,并保持对监管动态的关注。同时,宗教组织内部也应加强自律,确保信徒资金使用透明,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丹佛案件尚在审理阶段,未来判决及赔偿情况备受关注。社会各界希望借助此案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同时深化公众风险教育。只有增强投资者保护和信仰社区自我净化能力,才能避免信任被滥用,保障社会金融秩序与宗教和谐发展。过去几年,类似的宗教相关金融诈骗事件时有发生。
例如此前南伦敦一名传教士因非法销售“瘟疫防护油”被判诈骗罪,均显示出基层信仰群体易成为不法分子目标的现实困境。未来通过跨部门协作,加强宗教、金融、法律领域的联动监管是遏制此类骗局的关键。公众在享受宗教精神滋养的同时,也应加强理性投资意识,明辨信息真伪,保护自身财产安全。丹佛牧师夫妇诱导信徒投资虚拟货币340万美元骗局,为警示社会奠定了重要案例基础。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强化法律执行、监管机制和教育宣传,才能有效预防此类利用信仰进行的金融犯罪,守护人们的信念与财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