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美国股市迎来一场剧烈震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单日暴跌近950点,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亦遭遇显著跌幅,分别下跌超过2.3%和2.5%。这波大跌主要源自总统特朗普再次公开猛烈抨击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指责其未能及时降低利率,并警告经济可能放缓。这一事件引发投资者对美联储独立性及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担忧,使得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资金纷纷撤离股票市场,转向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特朗普此前针对美联储的批评就已经引发市场波动,而此次言辞更显激烈,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基本面和心理预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贴出激烈言论,称鲍威尔为“太迟了的失败者”,并敦促美联储“立即降低利率”,这种公开施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行为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事实上,鲍威尔近期也曾公开警告贸易关税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暗示货币政策空间有限,这与特朗普希望通过降息刺激经济形成明显对立。
与此同时,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在持续影响市场表现。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频繁调整,使得全球供应链和企业投资环境受到冲击。市场情绪随新闻报道快速转变,投资者对关税政策的预期变得更加谨慎,促使股市承压。科技股和消费类股票成为本轮下跌的重灾区,纳斯达克和标普500中以科技股为主的“七巨头”普遍下跌,包括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和苹果等公司的股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特斯拉股价在当日下跌近6%,年初以来累计损失已超过40%。英伟达也受美方芯片出口限制消息影响,股价走低。
此外,华为计划推出自研AI芯片,加剧了对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地位的担忧。资本市场对贸易局势和监管环境的担忧直接影响了这些成长型科技公司的估值表现。然而,在股市承压的背景下,比特币和黄金价格却逆势上涨。比特币在当日突破88000美元,成为今年来表现相对强劲的资产之一。投资者将其视为数字货币资产的避风港,加上全球去全球化趋势的推动,比特币和区块链资产逐渐获得更多认可。黄金价格也攀升至历史高位,突破3420美元大关。
随着美元指数跌至近三年来最低水平,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受到影响,资金流入黄金等避险资产,推动金价走高。美元走软同时也影响海外出行和旅行成本,令计划夏季出游的美国消费者面临更高的预算压力。不过,对于以海外市场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美国跨国公司而言,美元贬值带来了利润上的提振效应,营收折合美元金额增加,部分抵消了国内市场的压力。美国国债市场也出现明显反应,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度攀升至4.4%以上,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4.9%。这种收益率的走高反映出市场对未来通胀预期和财政状况的担忧加剧。通胀压力与高利率环境并存,令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上面临更大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美元承压,并影响资本市场的整体稳定。巴克莱银行调整了欧元兑美元汇率预测,预计短期美元将进一步低迷。该行分析师指出,特朗普对美联储施加的政治压力正在削弱市场对美元的信心,若美联储独立性进一步受到影响,美元资产可能面临大量资本外流风险。投资者应警惕潜在的政策风险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而不仅仅关注短期交易机会。当前正值年报财报季,超过120家标普500成分公司计划在本周公布第一季度业绩,投资者对业绩报告充满期待。尤其是“科技七巨头”内的特斯拉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备受关注。
特斯拉的业绩预期已被普遍下调,市场普遍关注其交付数据以及盈利状况。而大型科技公司业绩将成为市场情绪风向标,报告发布后的股价反应将成为判断市场底部与否的重要信号之一。整体来看,美国股票市场波动加剧主要源自政策不确定性、贸易摩擦升级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的模糊性。投资者在动荡市场中寻求避险资产,同时保持谨慎态度,关注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数据。短期内,特朗普与美联储之间的博弈仍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变量,也是观察未来经济走势的焦点。股市的这轮下跌再次警示投资者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对市场反弹时机的期待。
未来,贸易政策走向、联储态度和企业盈利将继续主导市场动态。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宏观政策环境及其对不同板块的影响,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投资机遇与规避风险。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频发的背景下,多元化投资和合理资产配置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激烈批评引发了股市大幅波动,科技股重挫,美元走软,黄金和比特币逆势上涨。未来市场仍将面临政策和经济多重风险挑战,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风险和基本面变化,保持理智和耐心,以应对持续的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