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不仅仅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也逐渐渗透到了情感和社交活动中。根据Sam Altman领导的World Network最近的一项调查,超过90,000名用户参与了这一研究,结果显示,约有26%的人在网络上与聊天机器人调情,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 这项调查引发了对人机关系的深入思考。回想2013年上映的电影《她》(Her),讲述了一名男子与一款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相爱的故事,当时这看似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未来。然而,进入2023年后,类似的现象已然成为现实,人与聊天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常见。 例如,2017年推出的Replika是一款允许用户创建个性化浪漫聊天机器人的交友应用程序。
根据Apptopia的数据,截至2023年,Replika每天的活跃用户数量约为676,000,平均每个用户每天在应用上花费近两个小时。这一趋势不仅仅是在Replika上独有,与聊天机器人的浪漫互动已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在这项调查中,尽管有相当一部分人承认与聊天机器人调情,但大多数受访者仍对与机器人的互动持谨慎态度。调查中约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交友应用中能够引入一种验证真实用户的系统,而约60%的人则透露,他们曾怀疑或发现自己匹配到的是聊天机器人。显然,尽管人们对与聊天机器人建立某种情感联系感到好奇,但对其真实性和安全性却心存疑虑。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World Network推出了名为World ID Deep Face的新产品,旨在通过验证真正的用户身份来保障交友平台的安全性。
这一系统利用World现有的验证机制,通过对人类虹膜拍照来进行验证,确保用户在实时视频或聊天互动中所交流的是实有人格。该系统现已开始在Beta版中推出,目标是检验用户是否为真实的人类,而非虚拟机器人。 在对交友应用的日常使用中,Tiago Sada,Tools for Humanity的首席产品官,分享了他的经历。他表示:“作为一个频繁使用交友应用的人,我经常会被虚假身份困扰。你会看到一些看似过于完美的个人资料,或是意识到这个人怎么会有六根手指。这些情况下,发现对方是人工智能真是令人失望。
” 随着聊天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与聊天机器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越来越常见甚至复杂。这种对话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亲密关系的认知。一方面,聊天机器人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倾诉对象和互动,许多人可能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认为与聊天机器人建立某种形式的情感联系是解决孤独感的一种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心理专家指出,虽然这能为一些人提供短期的情感寄托,但长时间与机器互动而非与真实人类建立联系,可能会导致情感隔离,加剧孤独感。人们可能会在与聊天机器人的互动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却难以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交友和社交环境中,隐私和安全性的问题也变得日益重要。
随着聊天机器人技术的普及,用户需要更加警惕个人信息的泄露和不当使用。能够验证用户身份的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以避免遭遇网络欺诈和其他风险。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数字交互方式的接受,真正的人机共生关系可能会悄然形成,人们也许可以在人工智能的陪伴下重新定义“爱情”或“友谊”。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心理健康和真实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交友应用和聊天机器人或许只是一种补充而不是替代,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系依旧是不可或缺的。 总之,Sam Altman的调查结果无疑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人类如何与人工智能互动的宝贵视角。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快速变化的技术将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将继续成为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