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代币发行 (ICO) 和代币销售 稳定币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二维码骗局揭秘:解读“quishing”诈骗及如何安全扫码

首次代币发行 (ICO) 和代币销售 稳定币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Is that QR code a scam? Here's what to know about 'quishing' before you scan

随着二维码的广泛应用,二维码诈骗也日益猖獗。本文深入剖析二维码诈骗形式“quishing”,帮助读者了解其运作模式,辨别风险,并提供实用防范建议,保障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二维码作为一种便捷的信息传递工具,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普及。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无接触支付和无纸化菜单的需求激增,使二维码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二维码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二维码诈骗,尤其被称为“quishing”的恶意行为开始浮出水面。许多人在使用二维码时感到困惑和担忧:扫码到底安全吗?怎样才能识别和防范二维码骗局? 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本质上是通过黑白方块构成的编码图形,能够被手机摄像头等设备快速识别并读取信息。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支付、注册、信息展示、广告等领域。二维码的普及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与此同时,黑客和诈骗者也发现了它的可乘之机。

所谓“quishing”,是将“QR”和“phishing”(网络钓鱼)结合的新词,指的是通过恶意二维码进行钓鱼诈骗的行为。诈骗者通过伪造或篡改二维码,引导用户访问钓鱼网站,窃取个人敏感信息,甚至植入恶意软件盗取资金。 “quishing”诈骗的危害不容小觑。骗子往往会在公共场所如停车计时器、广告牌、菜单桌牌等贴上伪装成正规二维码的欺诈代码。例如,蒙特利尔和渥太华的部分停车计时器就曾被发现贴有伪造二维码,误导用户访问诈骗网站,造成信用卡信息泄露。加拿大反诈骗中心和相关执法机构多次发布警告,提醒公众警觉这类新型诈骗行为。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加拿大国家网络安全中心也相继发布了关于二维码诈骗的安全提示。 二维码骗局的隐蔽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用户扫描二维码时,通常只关心方便快捷,而忽略了扫描后跳转的网址是否安全。诈骗二维码往往隐藏真实URL,利用多余的空格符或混淆字符,使链接看起来像正规的银行、政府或服务机构网站,实则将用户引入钓鱼页面。用户在输入密码或银行信息后,隐私安全被攻破,资金可能因此遭窃。也有案例显示,扫描恶意二维码可能直接导致手机中毒,恶意软件能够远程访问用户设备,造成严重的数据泄露。

面对日益严峻的二维码诈骗威胁,公众应提升自我防范意识。首先,切勿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尤其是张贴在路边、公园、树木、电线杆等没有正规身份标识的二维码。其次,通过手机摄像头预览二维码链接,核实其网址是否与官方平台相符,避免点击跳转到异常或可疑页面。第三,尽可能使用官方渠道或旗舰店提供的二维码,避免来自第三方或不明人员传递的二维码。第四,检查和识别二维码是否被贴纸覆盖或被人为改动,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给相关管理部门。 此外,企业和机构也有责任加强二维码管理。

比如停车场管理方应定期检查设备二维码是否被篡改,门户网站和邮件系统应强化二维码链接的安全检测机制。推广安全扫码工具,如能够辨别钓鱼网站的安全扫描App或内置系统警告提示,有助于在用户扫描时提供风险提示,减少受害风险。 网络安全专家还建议用户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启用双重身份验证和动态密码保护,避免单一密码造成的风险。同时养成及时更新系统和手机软件的习惯,杜绝恶意程序趁虚而入。对收到陌生短信或包裹附带二维码的,需保持高度戒备,谨防“寄送未订购商品包裹”的诈骗陷阱。 中国互联网用户扫码频率极高,由于移动支付的普及,二维码已成为生活支付的核心入口。

如何在享受便捷的数字生活同时避免被骗,是每个用户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扫码前多一份警惕,识别风险,既是保护自己财产安全的关键,也是整体网络环境净化的重要环节。社会各界需要通力合作,共同推广二维码安全知识,使每个人都能成为数字时代的安全守护者。 总结来看,二维码诈骗“quishing”是当前数字生活中的新型威胁,虽然案例尚不算非常普遍,但风险不容忽视。公众应增强对二维码来源的甄别能力,坚持安全扫码习惯。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并完善安全机制,构筑多层防线。

只有这样,才能让二维码这把现代生活的“钥匙”真正造福人群,而非成为诈骗者的“陷阱”。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防范措施的升级,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安全、可信的二维码使用环境将逐步形成,提升公众数字生活质量与安全感。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Show HN: From Wan video to Wan image
2025年10月28号 07点21分49秒 从Wan视频到Wan图像:引领超高清图像生成新纪元

深入解析Wan Image模型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实现2百万像素超高清图像秒级生成,通过优化Wan Video模型,展现高效、物理一致的图像生成革新,为图像生成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质量。

Flexoki
2025年10月28号 07点22分51秒 Flexoki色彩方案:数字阅读与书写的革新设计

探索Flexoki色彩方案如何将传统墨水与数字屏幕完美结合,提升阅读体验和代码高亮的视觉效果,助力多平台应用的舒适使用。

OpenAI's ChatGPT Agent Outperforms the Model Alone: Impact for Developers
2025年10月28号 07点23分53秒 OpenAI全新ChatGPT代理模型超越传统模型:对开发者的深远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OpenAI推出的全新ChatGPT代理模型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多功能性,正在重塑开发者生态。本文深度探讨了该代理模型的创新能力、应用场景以及为开发者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助力技术从业者抓住未来智能应用发展的关键。

Google Took Everything Back
2025年10月28号 07点24分46秒 谷歌收回一切:互联网巨头的转折与影响解析

深入探讨谷歌在多领域收缩策略的背景、原因以及对互联网生态系统和用户的深远影响,剖析这一动作背后的市场逻辑与未来趋势。

Unlock Gemini's reasoning: A step-by-step guide to logprobs on Vertex AI
2025年10月28号 07点25分34秒 揭秘Gemini模型决策背后的秘密:深入解析Vertex AI中的logprobs功能

探索如何利用Vertex AI中Gemini模型的logprobs功能,深入理解模型选择词汇背后的概率逻辑,帮助开发者打造更智能、更可靠的应用。本文详细讲解logprobs的定义、启用方法及其在分类、自动补全和RAG系统评估中的应用,助力AI开发者提升模型透明度和性能。

Theories of Rational Decision
2025年10月28号 07点26分40秒 理性决策理论:揭示决策背后的科学与智慧

深入探讨理性决策理论的发展、核心理念及其在现实应用中的重要性,帮助读者理解如何通过科学方法优化决策过程,实现更佳的选择与结果。

Chainlink releases new white paper in a shift toward smart contract
2025年10月28号 07点29分45秒 Chainlink发布全新白皮书,迈向智能合约计算新时代

Chainlink最新白皮书详细阐述了其生态系统的扩展与转型,致力于打造去中心化计算的元层网络,开启智能合约与链外计算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进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