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犯罪的广阔领域中,加密货币诈骗似乎总是占据着头条新闻。人们常常认为,加密货币是网络犯罪的温床,无论是由于其投机性和缺乏监管,还是因为其本身所具备的技术复杂性。然而,近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发布的2023年加密货币诈骗报告却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加密货币诈骗仅占美国所有金融犯罪的10%。在这些诈骗案件中,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尤为脆弱,成为了诈骗者的主要目标。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金融诈骗的形式呈现出层出不穷的趋势。根据FBI的报告,传统金融策略仍然是金融诈骗的主要来源,绝大部分诈骗仍然依赖于传统的投资方式,如股票、债券等。
这份报告指出,尽管加密货币相关的诈骗案件逐年增加,但在所有金融犯罪中,其占比依然相对较小。 老年人群体的脆弱这一现象尤其值得关注。这些人在网络世界中通常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易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影响。根据数据,60岁以上的人群是加密诈骗的重灾区,许多人由于对投资和科技的陌生,被骗子轻易地获取了信任。例如,某些骗子通过建立假冒的社交媒体账户,伪装成可信赖的投资顾问,来诱骗老年人进行投资。此外,城会玩的彩票类骗局、情感诈骗等层出不穷,给这一群体带来了巨大的财务损失。
与传统金融犯罪相比,加密货币诈骗的技术手段更加先进,主要表现为使用深度伪造技术(deepfake)。这种科技可以伪造人物图像和声音,让诈骗者在视频中出现,看起来就像是可信赖的公众人物。这种伪造技术以最近一次的苹果新品发布会为例,骗子利用深度伪造技术伪装成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诱使数十万人发送加密货币以获得虚假的投资机会。这一事件的发生让人不寒而栗,显示了加密领域诈骗的复杂性和隐蔽性。 然后,让我们回到FBI的报告内容。根据统计,在70,000起报告中,涉及暴力威胁的案件仅有6件,相关的骚扰和跟踪案件为39件,而身份盗窃则有133起。
这些数字虽不算庞大,但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有着悲惨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恶意软件(malware)的相关案件仅为27起,这显然反映了加密货币诈骗的受害者多半是通过社交工程来受到影响,而不是通过技术手段被侵入。 虽然在美国,针对加密货币诈骗的案例排列在金融犯罪的巨灾中似乎并不显眼,但其数量却是逐年上升。2023年,FBI收到的投诉数量比2022年多出接近20,000宗。自2017年以来,投诉数量增加了65,000宗,显示出随着加密行业的拓展,相关诈骗活动也在不断壮大。 与此相伴随的则是损失的增加。
根据2023年的报告,美国公民因加密诈骗损失了超过55亿美元,较两年前的30亿美元显著增加。这种迅速增长的损失金额反映了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以及投资者对快速盈利的渴望,往往使诈骗者得以乘虚而入。 深度伪造的进一步发展也让人担忧。除了苹果的事件,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也警告称,随着AI驱动的深度伪造技术的出现,许多投资者已在这一年中损失超过13亿美元。这并不奇怪,因为越来越多的诈骗方法正在通过现代技术不断演化,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面对如此庞大的威胁,公众教育的必要性变得愈加重要。
尽管加密货币诈骗的数量在增加,但仍有相对较小的比例参与其中,然而它们所带来的影响却深远且持久。对于如何识别和避免诈骗,特别是对于年长群体,金融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这种教育应着重于教导人们如何识别可疑的投资机会、验证信息来源及保持警惕。 总的来说,加密货币虽然是一个相对新兴的领域,但相关的诈骗活动却日益增加,且呈现出复杂和技术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了解这些诈骗技巧、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将是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的关键。此外,政策的完善与监管的加强也将是未来防范此类犯罪的重要措施。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金融犯罪的手段将变得更加隐蔽。只有通过教育与法律手段的双重保障,才能为广大的用户群体,特别是老年人,筑起一道更加坚实的防线。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对这一现象保持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