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动物的皮肤附属物作为适应环境和生态需求的重要结构,在进化史上扮演核心角色。羽毛和哺乳动物毛发等复杂皮肤附属物不仅涉及保温和感觉,还承担显著的展示和飞行功能。然而,这些特征在脊椎动物起源远古的早期阶段如何出现,长期以来因缺乏化石证据而鲜有认知。近日,科学界迎来重大突破,来自法国东部沃吉斯山区的中三叠纪化石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双孔类爬行动物 Mirasaura grauvogeli,其皮肤附属物的多样性为揭示爬行动物皮肤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Mirasaura 属于 Drepanosauromorpha 类群,原本认为仅限于晚三叠纪,现在其出现时间被早推到约2.47亿年前的早中三叠纪。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 Drepanosauromorpha 的演化深度,也扩展了这一类群的生态与形态多样性。
Mirasaura 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其背部延伸的冠状结构,由一系列狭长且未分枝的皮肤附属物组成,这些附属物排列紧密,呈现出串联模式。在形态上,这些附属物似乎与此前发现的另一个三叠纪爬行动物 Longisquama insignis 的背部鸭舌状附属物类似。两者都表现出扩张的远端结构和复杂的表面皱褶,这种结构特征与现代鸟类羽毛和哺乳动物毛发具有相通之处,但又存在显著区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S),科学家们在 Mirasaura 附属物中发现了丰富的碳元素,表明其主要由角蛋白样蛋白质组成。此外,利用高解像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S-XRF)技术揭示了附属物中铁、铜、镍等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为理解其色素成分提供了重要证据。这些附属物内部保存了微米级的鞘黑素体(melanosomes),其形态学分析显示与现代和化石羽毛中的鞘黑素体极为相似,而与爬行动物皮肤或哺乳动物毛发的鞘黑素体存在明显差异。
这种发现提示 Mirasaura 的皮肤附属物虽非现代羽毛结构的直接祖先,但在色素组成上却拥有类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关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Mirasaura 清晰归属 Drepanosauromorpha,不属于鸟翼类或现存侏罗纪爬行动物的分支。这个结果不仅深化了人们对 Drepanosauromorpha 起源和演化时间的认识,更挑战了此前认为复杂皮肤附属物仅存在于鸟类及哺乳动物系谱的观点。Mirasaura 和 Longisquama 的附属物表现出低高宽比的狭长形态,远端左右扩展,两侧层片由中央的中轴分隔,类似于羽毛的叶片和羽轴布局,但缺乏羽枝和分叉结构,表明这是一种独立演化的复杂皮肤附属物类型。附属物表面的皱褶和起伏可能曾形成独特的纹理,起到视觉交流或物种识别的作用。生物学功能分析推断这些背部冠状附属物不太可能用于保温或飞行,因为只有单列分布且结构不适合气流支持。
相反,其竖立的形态和鲜明的视觉呈现更可能作为种内交流或对捕食者的视觉威慑手段。Mirasaura 的头部形态表现出与鸟类颅骨的某种相似性,例如修长的吻部和大型眼眶,但其实系谱远近区别明显。其咀嚼器官明显没有牙齿,提示进食软体小型无脊椎动物的生态习性,而背部冠状附属物则极有可能起到展示作用以促进求偶或争夺领域。三叠纪时期,地球经历生态环境剧变,爬行动物快速演化出多样形态与生态策略,推动了皮肤附属物的多样化。Mirasaura 的发现强调复杂皮肤附属物演化的多重独立起源,提示组成这些结构的基因调控网络具有更古老、更广泛的遗传根源。分子发育学研究表明羽毛和哺乳动物毛发的发展涉及类似基因通路,例如 Wnt、β-catenin、EDAR、BMP及Shh 信号通路,这些可能在早期爬行动物中已有基础,促成了后续复杂附属物的形态演化。
Mirasaura 的化石保存软组织和色素体,为研究早期爬行动物 integumentary appendages 提供了罕见的直接证据,弥补了传统化石记录中长期的空白。它强调了三叠纪这一时期的进化创新性,表明皮肤附属物的复杂性并非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专利,而是早期爬行动物多样化过程中的一部分。未来,通过进一步的化石发掘和分子遗传分析,学界有望厘清这些附属物的精确起源机制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演化意义。对 Mirasaura 这类物种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重建爬行动物 integumentary appendages 的进化树,更为理解皮肤附属物在适应性辐射和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关键视角。总体而言,Mirasaura grauvogeli 代表了早期爬行动物皮肤附属物的多样化实例,揭示了比以往更古老、更复杂的 integumentary 结构形态。这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三叠纪生物多样化的认识,也为爬行动物 integumentary evolution 研究设定了新的时代基准,有助于解答皮肤附属物发展起源及其功能演变的核心科学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