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行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日益复杂的法律纠纷,引发全球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近日,美国一位破产法官裁定,允许加密借贷平台Celsius针对稳定币发行商Tether就价值40亿美元的比特币抛售行为提起诉讼继续进行,拒绝了Tether部分驳回诉讼请求的努力。这一司法决定意味着Celsius在加密货币领域对抗争议行为的努力获得了重要法律支持,同时也在行业内掀起了关于合同履行、破产保护及加密资产管理的热议。Celsius诉讼Tether的核心争议源于2022年6月,比特币市场剧烈下跌期间,Tether未经同意,快速“甩卖”了Celsius托管的超过3.95万枚比特币,且出售价格远低于市场水平,当时平均售价仅约2.06万美元。Celsius方面声称,Tether此举不仅违反双方的借贷协议,也严重违背了英属维尔京群岛法律中关于诚信和公平交易的原则。更为严重的是,Celsius认为该笔资产转移带有欺诈性和优先转账性质,违背了美国破产法相关规定,应被认定为无效。
此案的判决也凸显了跨境加密资产交易中司法管辖权的复杂性。尽管Tether公司注册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及香港,但美国法院裁定,鉴于Tether在美国境内有业务往来、人员和财务账户,其行为与美国境内法律息息相关,法院具有审理权。这一立场对全球加密资产企业有着极大的警示作用,表明在全球化数字金融时代,企业合规和地域法域边界变得更加模糊。诉讼文件显示,由于Tether未遵循约定的10小时等待期便启动了所谓的“火速抛售”,快速变现了处于抵押状态的比特币,且随后将资金转入其附属交易平台Bitfinex账户,Celsius因此遭受重大金钱损失。根据损失计算,按当前市场价格估算,Celsius因该事件损失资金高达40亿美元。这不仅影响了该平台的债务清偿计划,还波及其破产重组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1月,Celsius才正式结束长达18个月的破产重整计划,开始逐步向债权人偿还欠款,诉讼的推进对其财务恢复稳定具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Tether方面此前申请全面驳回该诉讼,理由包括美国法院缺乏管辖权及Celsius的指控缺乏法律依据。虽然部分诉求被法院排除,但核心的合同违约、欺诈性转账及优先权转移的指控获得受理,为案件的后续审理奠定基础。此事不仅是个体企业间的法律争端,更折射出当前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与合规挑战。稳定币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桥梁,其管理规范与资产透明度直接影响市场信心和金融安全。此次诉讼引发的行业反响,促使更多市场参与者重新审视合同条款的严谨性及风控措施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Tether持续扩大比特币持仓,成为全球第三大企业比特币持有者,持有量近3.7万枚。该公司CEO公开否认公司上市传闻,称当前估值虽高但仍存在潜力,强调对未来加密资产生态布局的坚定信心。这一态度与法庭诉讼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加密资产巨头在法律与市场之间持续博弈的现状。随着数字资产逐步融入主流经济体系,加密货币行业的法律环境日益复杂,企业合规责任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成为关键议题。Celsius对Tether的诉讼案不仅涉及巨额资金的归属,更攸关加密生态的规则制定及未来发展方向。业内专家指出,解决此类纠纷需借助多层次监管协作,结合国际法律框架和行业自律,推动加密市场更加透明、公平与健康发展。
总结来看,法官裁定允许Celsius继续对Tether提起诉讼,标志着加密货币法律案件进入新阶段。这一判决将为未来类似破产纠纷树立先例,同时引导各方加强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投资者和机构应密切关注案件进展和司法判决,因为其结果可能深远影响数字资产市场的规范活力及信心建设。未来随着更多监管措施落地,加密行业将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和业务实践,以应对金融创新和风险并存的挑战。该案件成为探索数字资产法律边界和市场秩序重塑的重要案例,助力业界迈向更加稳健的增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