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工具,吸引了全球各年龄层投资者的关注。特别是在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的婴儿潮一代和退休人士选择将部分资金投入数字货币市场,希望通过高风险投资实现财富增值,改善退休生活质量。研究数据显示,尽管传统观念认为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加密货币,但实际上,年龄超过65岁的澳洲投资者群体持币比例正在迅速增长,投资热情日益高涨。具体来说,自2019年以来,这一年龄段的加密货币持有率已从2%上升至8.2%,几乎增长了四倍。尝试通过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进行投资的自管养老金(SMSF)持有人数量也在稳步增加,显示出老年投资者对新兴金融产品的认可与渴望。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对退休夫妇Terry和Justine Sanders为例,他们在2019年投资了4.8万澳元的比特币。
此后,经历了比特币多轮价格波动,在2023年成功套现,将投资金额增值至接近50万澳元,获得了惊人的回报。对于这对年过七旬的夫妇来说,加密货币投资不仅大幅提升了他们的财务自由度,也改变了他们对现代投资方式的固有看法。然而,这样的成功案例背后,也潜藏着巨大风险。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将加密货币定义为“极高风险”投资工具,提醒投资者特别是退休人群应谨慎对待。ASIC专员艾伦·柯克兰警告称,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剧烈,投资者不仅可能获得可观收益,更面临快速亏损甚至血本无归的危机。加密货币圈流行一句话“getting wrecked”(被打爆),即形容投资者因为价格大跌而遭受重大财务损失的现象。
对于依赖养老金和固定收入生活的退休人士来说,这种高风险投资策略显然不够稳健。尽管如此,有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养老金持有者,甚至出现了从养老金账户里提取资金进行加密货币投资的现象,彰显了他们对该领域潜在收益的渴望。澳大利亚养老基金协会首席执行官玛丽·德拉亨蒂呼吁投资者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不应盲目跟风。她认为加密货币可以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以实现投资组合多样化,但比例应适度,且需权衡风险与回报。市场上也涌现出不少加密货币投资咨询机构,其中Sydel Sierra经营的一家线上加密投资顾问业务尤为引人注目。Sierra表示,加密货币投资门槛低,只要拥有电脑和网络连接即可轻松参与,这一点吸引了大量退休人士尝试投资。
她的客户中,约三分之一年龄超过60岁,而许多老人是通过子女的介绍初次接触到数字货币。此外,Sierra披露她的客户群体投资金额庞大,超过半数人持有至少6万澳元的加密资产,甚至10%客户持有超过30万澳元的数字货币组合,且这一数值仍在不断上升。伴随着老年投资者加码进入数字货币市场,行业内也警示潜藏的骗局和诈骗风险。加密货币尚未被澳洲法律归类为正式的金融产品,因此相关监管缺位,导致诈骗案件频发且难以追责。澳大利亚联邦警方数据显示,2023年澳大利亚因加密货币诈骗损失高达1.7亿澳元,且被诈骗后资金大多难以追回。ASIC官员指出,投资者若遭遇欺诈没有传统金融行业所具备的消费者保护机制,投诉和申诉渠道极为有限,面临较大维权困难。
尽管如此,加密货币仍以其去中心化、跨境转账便利等优势吸引部分风险偏好者。比特币作为最早、最成熟的数字货币,从2019年价格约五千美元一路攀升至2025年峰值近十七万美元,其波动性造就了“暴富梦”但同样也带来了“爆仓”风险。社会舆论对这一现象看法不一,有人赞赏老年投资者敢于拥抱新科技,积极寻求资产增值,带有一种金融跨代沟通的积极意义;有人则担忧泡沫风险加重退休理财负担,提醒大家量力而行。总结来看,澳大利亚婴儿潮一代和退休人士正稳步扩大对加密货币的投资比例,体现了这一年龄群对市场变化的敏锐适应力和资本增值的渴望。他们的投资经历既有成功喜悦,也存在较大风险和陷阱。未来随着相关法规的完善和投资者教育的加强,加密货币将在澳洲退休理财领域发挥更合理且健康的角色。
退休者在考虑数字货币时,应结合自身财务状况,审慎评估风险,必要时寻求专业、合规的理财建议,做到稳健且多元的资产配置,方能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