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联邦储备局决定撤回2022年发布的一份监管指导信,该指导信此前明确表示反对银行参与加密货币及稳定币相关业务。这一官方动作受到部分加密行业领袖的欢迎,他们认为此举将为银行支持加密资产铺平道路。然而,作为一位长期支持数字资产发展的重要立法者,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对此表示强烈质疑,称联储的这一撤回“只是噪音,不是真正的进步”。卢米斯的观点反映了当前数字资产监管领域的复杂局面——表面上的放松监管,实质上仍可能存在多重障碍。卢米斯指出,虽然联储取消了2022年针对加密业务的具体指导,但更广泛的监管态度并未改变。联储仍坚持数字资产是“不安全且不健全”的,并继续将声誉风险作为银行监管的重要考量因素。
她强调,联储的监管框架仍旧依靠“知名风险”,这直接影响银行愿意涉足加密领域的积极性。卢米斯还指出,旧有的监管人员和政策思维依然主导着现有的加密监管政策,这种状况类似于过去的“Chokepoint 2.0”计划,曾对加密企业产生抑制。对于卢米斯的担忧,业内观点出现分歧。一些知名加密支持者,例如 Strategy 公司创始人迈克尔·塞勒和加密创业者安东尼·庞普利亚诺表示,联储此次调整抓住了支持银行开始正式接触和支持比特币的机遇,被视作迈向合规与更广泛采用的重要一步。区块链监管咨询公司 Fideum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阿纳斯塔西娅·普洛特尼科娃则认为,此举将简化机构采用加密资产的法规路径,有助于推动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融合。然而,卢米斯明确表示她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联储曾对行业内多家公司实施打压,抑制了创新并迫使部分企业关闭,这些都是伤害美国利益的行为。真正的斗争远未结束。”她正积极推动对联储的监管透明度和责任追究,要求联储给予数字资产行业的支持应不仅仅是“救生衣”,而应是一份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真正的扶持。她在2024年7月提出的“比特币战略储备法案”就是尝试通过立法手段,为比特币及数字资产赋予更多合法地位和保护。此外,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目前也在制定一项规则,旨在规范银行监管过程中不得以声誉风险为由进行不合理审查,如果此规则得以实施,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对数字资产领域投入的顾虑。这一发展被业界视为潜在的积极信号,可能推动加密领域的银行服务进一步正规化。
与此同时,加密行业领袖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对话仍在持续。除了卢米斯之外,Custodia Bank 创始人兼 CEO 凯特琳·朗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她称赞卢米斯看穿了联储所谓“进步”的真相。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声音代表了美国加密政策制定中的一股理性而坚定的力量,积极呼吁实现真正的监管改革。此次联邦储备局的撤回事件提醒我们,数字资产的监管依然充满挑战。美国作为全球加密监管的重要战场,监管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加密资产作为新兴的金融工具,其合规与创新的平衡依旧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难题。
既要防范金融风险与非法活动,又需尊重创新和市场发展需求,这是当前监管环境中的核心矛盾。加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明确与支持。对于银行业而言,加密资产被视作存在一定的风险,监管机构的谨慎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前沿的加密技术正推动金融创新,智能合约、去中心化金融、资产代币化等不断重塑资本市场的格局。联储此次表面撤回部分限制指导,是否能够真正唤醒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监管的方向应更加明确和开放,通过立法赋予数字资产更清晰的法律地位,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合规标准。
只有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下,银行、数字资产企业和投资者才有可能建立信任,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综合来看,联邦储备局的撤回行动是数字资产监管领域的一个信号,但参议员卢米斯及其他政策制定者的批评提醒我们,监管改革远未完成。数字资产市场的创新步伐迅速,监管政策的调整必须跟上步伐,避免简单的表面改变掩盖更深层的制度问题。美国的政策走向将继续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行业内外都在期待一个更加包容、公正且有效的监管框架,为加密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