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的演讲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抗议活动。他在演讲中将同性恋与恋童癖进行比较,并表示计划将女性杀害罪从刑法中删除,这些言辞激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数千人走上街头表达不满。 在米莱的演讲中,他猛烈抨击了“病态的觉醒主义”(sick wokeism)、社会福利、女性主义、身份政治和对气候变化的斗争,称“在其最极端的版本中,性别意识形态就是赤裸裸的儿童虐待”。这一言论饱受争议,引起了广泛的反对和讨论。 随着米莱政府的上台,他迅速解散了妇女事务部,这一措施让许多性别暴力受害者失去了制度支持,并导致约500名工作人员失业。此外,他还削减了对历史记忆项目的资助,这一决定有可能导致阿根廷在应对军政府期间的人权罪行审判上出现延误。
尽管阿根廷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进步的法律,确立了性别多样性和婚姻平等的权益,米莱的言论和政策仍然引发了社会的巨大担忧。 抗议活动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及其他主要城市同时展开。示威者们高举彩虹旗,展示了他们对米莱政府政策的不满,标语上写着“权利不可谈判”。这场名为“反法西斯和反种族主义自豪联邦游行”的抗议活动由LGBTQ+社区发起,旨在反对米莱政府的“经济暴力、政治迫害和性别压制”。 参与抗议的民众中,有许多人表达了对当前政府的不满。在最近的接受采访中,抗议者戈尔曼·帕拉迪诺(Germán Paladino)表示,米莱政府并没有关注公共事业,比如医疗保健和教育,而是毫无理由地攻击人们的私人生活。
他说:“我不知道这场游行是否能够改变什么,但如果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减缓哈维尔·米莱的激进言论,那就很好。” 33岁的视觉艺术家米拉格罗斯(Milagros)也参与了抗议活动,她强调:“我在这里是为了捍卫我们的权利,那些我们已经赢得的权利以及正在受到攻击的权利。”这场抗议活动的参与者们不仅仅局限于LGBTQ+群体,许多民权组织、工会和政治党派也积极参与,展现了对普遍人权的关切。 米莱的言论引发的抗议活动,是阿根廷社会对于性别和人权问题日渐敏感的体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阿根廷不仅在同性恋权益法的推动下实现了同性婚姻合法化,还通过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女性和其他弱势群体的法律。然而,米莱的极端言辞和政策则让人们感到其政策背离了国家近年来追求的平等与包容。
此外,抗议活动中也有人指出,尽管米莱的政府一再发表激进立场,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在解决公共问题方面的缺失。人们呼吁政府关注实质性的社会政策,而不是通过言论挑起社会的分裂。示威者们希望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促使政府认识到社会的重要性,从而采取更为包容和尊重的政策。 米莱的言论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反响,也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关注。许多国际人权组织也对阿根廷局势表示担忧,呼吁政府重新审视其政策,保证所有公民的权益。在全球范围内,米莱的演讲反映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趋势:许多国家的政治领导人正以反移民、恐同、反女性等言论来赢得公众支持,这一趋势使得全球的LGBTQ+运动面临着空前挑战。
总之,米莱在达沃斯的恐同演讲及其随之而来的抗议活动,深刻反映了阿根廷社会在性别和人权方面的复杂性。抗议者们高举标语,表达他们对于权利被侵犯的愤怒,彰显了阿根廷民众在面对不公时的坚韧与团结。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平衡政治言论,以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人权,将是阿根廷政府与民众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