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严格的社会秩序和保守文化中,隐藏着一处堪称异类的学生住宿地——京都大学的吉田学生宿舍。这座建造于1913年的百年老宿舍不仅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学生住宿建筑,同时也是激进、反体制青年文化的摇篮。虽然外观破旧、墙壁满是涂鸦,地板上散落着空酒瓶和被丢弃的泡面罐,但这正是吉田宿舍独特魅力的象征。这里的120多位学生自主管理整个宿舍,低廉的租金令许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得以安心生活,同时形成了一个充满创造力与自由思想的社区。 吉田宿舍的历史初衷并非激进或自由,而是为京都大学的精英学生提供专注学习的住宿环境。京都大学是日本难度仅次于东京大学的顶尖学府,被视为日本的“牛剑”或常春藤盟校。
然而,将一百多名年轻人集中在一起,并赋予他们自我管理权利,却自然孕育出了别样的文化生态。京都作为学者、匠人及工人聚集之地,其大学生在20世纪60年代学生反抗运动中扮演了核心角色。1968至1969年的学生抗议由对日本及国际政治体制的不满推动,反对美帝国主义、苏联斯大林主义及资本主义下的青年疏离感,催生了激进的全校园联合斗争委员会。而吉田宿舍成为持有反主流文化观点及探索另类生活方式学生的精神家园。 该宿舍实行男女合用卫生间,月租低至2500日元(约合20英镑),远低于同校其它单间公寓的160英镑,极大缓解了生活成本压力。宿舍内的餐厅不仅仅是就餐场所,还是举办音乐晚会、剧院表演及展览的多功能文化空间。
中庭还有几只自由散养的鸡,体现出宿舍另类开放的生活方式。年轻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居住,更通过共同生活增强了归属感及创造力。摄影师野村宽太对宿舍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记录,他的作品呈现了吉田宿舍缤纷复杂的历史与生活画面,捕捉了无数代学生的情感与记忆。 然而,这一切在近年来面临重大考验。2017年,京都大学以建筑抗震安全问题为由,要求学生搬离。此举引起学生群体强烈反弹,随后大学对学生发起非法占用诉讼,法律战已进行了十五次听证会以上。
学生们怀疑,大学企图拆除占地宝贵的宿舍用地,改建更具经济利益的高档公寓。实际上,这场冲突折射出日本社会中自主管理学生宿舍的日益减少趋势。2001年,东京50年的自主管理小浓园宿舍被拆除,金泽大学的两个自主管理宿舍在2023年初也被关闭。根据2020年日本学生服务机构的调查,公立大学中仅有6.2%的学生选择入住传统学生宿舍。 面对日本严格的职场文化和社会阶梯,吉田宿舍显得尤为珍贵。这里为那些不愿循规蹈矩、渴望另类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提供了避风港。
摄影师野村宽太本人便是受益者。1990年代末他因不满企业职场,决定转行学习纪录片摄影,最终将镜头投向了吉田宿舍并深度融入其中。在与被访学生交流中,他发现这里集聚了许多极具才华的青年——有人创立孔雀社团,自学螺类生态,还有人离开学术成为渔民,也有人坚持攻读硕博学位只为继续留在宿舍。 吉田宿舍不仅是学生的居所,更是代代相传的历史与情感载体。摄影师感觉进入这栋建筑就像亲历了无数过去发生的故事:一起吃饭、一起喝酒、共同生活的点滴积淀成厚重的记忆。一旦宿舍被拆除,这些历史和感受恐怕也将随风而去。
野村的摄影集《吉田学生宿舍的历史》正试图成为这一历史的保存之所,让未来世代仍能听见那段自由与反叛的回声。 在日本自主管理学生宿舍日益稀缺的大环境下,吉田宿舍的故事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挑战了传统的学生生活模式,也代表了年轻人对自由、创造以及社会正义的渴望。尽管现在面临瓦解危机,这种通过自我治理塑造的学生社区文化依然闪耀着独特光芒,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和反思。未来无论吉田宿舍的命运如何,它留下的精神财富和历史记忆都将成为日本校园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