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让机器具备类似人类的抽象推理能力,成为科研和应用领域的核心难题之一。抽象视觉推理作为衡量智能系统认知能力的重要指标,其本质在于从复杂、高维的视觉数据中提取低维度的抽象模式和规律。近年来,基于代数方法的抽象视觉推理模型逐渐兴起,通过数学理论与机器学习的深度融合,推动计算机视觉和认知科学实现重要突破。抽象视觉推理指的是机器对包含多个视觉对象的复合图像内在规律的识别与推断能力。传统神经符号方法虽在视觉特征识别和因果关系抽取中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对抽象关系泛化能力不足、对视觉序列顺序敏感性理解不够等瓶颈。最新研究则通过引入关系模型和对象中心的归纳偏置,设计出端到端的多粒度规则嵌入学习方案,从低层单元到高层系统级别逐步获取和融合视觉规则。
关键技术之一是关系瓶颈方法,该方法基于信息论思想,将输入的感知信息与抽象关系表征有效分离,确保模型聚焦于对象间的关系,从而抑制对无关特征的过拟合,增强模型的抽象表示能力和泛化性能。关系瓶颈通过构建矩阵形式的0-1关系瓶颈表示,揭示多视觉对象间的系统不变性。该矩阵以抽象代数形式表达序列特征,模型借助这些代数运算实现对视觉规律的提取和推断。以经典的Raven进阶矩阵(RPM)测试为例,此测试作为认知科学领域内流体智能衡量的标准工具,要求解题者根据已知图形序列抽象出规则以推断缺失项。基于代数方法的抽象视觉推理框架正是通过强归纳偏置引导模型,模拟人类的抽象思维过程,利用关系瓶颈矩阵捕获系统规则的周期性和不变性,从而取得精度超过人类表现的优秀成绩。在方法论上,采用Slot Attention模块以无监督方式将输入图像中的视觉要素分割为独立的对象槽(slots),进而对每个槽的视觉特征进行编码,形成对象中心的表征结构。
该机制有效提升了对视觉元素的分辨力和组合理解能力。同时引入基于内积的关系瓶颈模块,将对象槽的表示通过两两关系矩阵进行编码,仅保留对象间的关系信息,摒弃冗余的感知细节。这种设计保证下游推理模块能专注于关系而非表面特征,兼具理论坚实基础和实际优越性能。基于信息瓶颈理论,模型在压缩视觉信息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预测任务相关的关系特征,平衡表征压缩和信息保留的权衡。该机制相当于在感知输入与推理输出间构筑了一道“关系信息门”,透过这道门传递的只有抽象的关系数据。进一步通过序列到序列比对分析,模型判别视觉规则矩阵中的不变序列和周期特征,完成对未知图形的推断和填充。
模型设计上还融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推理机制,通过将答案集与问题集的高阶相似性反馈给推理模块,模拟人类反馈调整推理路径的认知特点,实现推理效率和准确性的双提升。实验层面,模型在I-RAVEN等开放数据集上进行了全面测试,结果显示其在七种不同配置的Raven测试变体上平均准确率高达96.8%,显著优于目前主流的深度学习和神经符号结合方法,且超越人类平均84.4%的性能表现。消融试验进一步验证对象中心结构及位置交互模块对于提升视觉关系识别的关键作用。该方法不仅强化了模型对复杂视觉组合中抽象关系的捕获能力,还通过代数运算实现对视觉序列规律的系统归纳,奠定了新一代机器视觉推理的理论及实践基础。未来,面对现实世界中复杂场景无明显分割界限和多属性特征交织的难题,基于代数方法的抽象视觉推理尚需不断完善图像分解技术及关系表示能力。研究者计划将此方法拓展到更具挑战性的视觉推理数据集上,深化对类人认知推理机制的模拟,并探讨与自然语言理解、多模态融合等领域的结合路径,以推动智能系统朝向具备结构化抽象推理能力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基于代数方法的抽象视觉推理以其独特的关系瓶颈架构和对象中心设计,不仅刷新了视觉推理的精度上限,也标志着人工智能认知能力迈入新的高度。它充分体现了数学思想对人工智能视觉认知的深刻影响,预示着未来智能系统将在更为复杂和多变的环境中实现泛化理解与推理,助力实现真正具有人类水平认知的智能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