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为毁灭性的发明,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着全球安全与和平。自从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以来,核武器的存在如同“魔瓶”中的邪恶精灵,既带来了战略平衡的错觉,也使整个世界笼罩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随着近年来《禁止核武器条约》成为对抗核武威胁的国际法律基础,全球社会愈发意识到,放回这只核武“魔瓶”并非空想,而是人类的必然选择。电影《奥本海默》的上映,再次刷新了公众对核武起源及其毁灭性的认知,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关于核武裁军的讨论。核武器究竟能否彻底被废除,如何沿着这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稳步前行,成为各国政府、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共同关心的焦点。回顾历史,核武器的诞生与使用无疑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双刃剑。
1939年,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警示原子裂变可能导致极具破坏性的武器诞生。这封信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科学家奥本海默被任命为该计划的主要负责人。1945年7月,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试验场,第一颗核武器成功引爆,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核武时代。这一发明带来了战争的终结,却也留下了更深层次的安全隐患。尽管核武器被认为是一种威慑手段,防止大规模战争爆发,但其巨大的毁灭力和潜在的意外风险让全球担忧重重。冷战时期,美苏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核武库规模激增,核威胁的危机感日益加剧。
核武器不仅体现国家间的战略较量,更深刻影响了国际政治格局和全球安全稳定。正如曾经禁用的化学武器一样,人类有可能也将核武这类“非人道武器”彻底从地球上清除。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成功禁止了毒气武器的使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化学武器公约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遵守的法律规范,而多国也开始销毁其储备的化学武器。类似的国际性努力为核裁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禁止核武器条约》自2017年联合国通过以来,于2021年正式生效。
这一条约是核武器禁令的里程碑意义文件。尽管全球核大国尚未加入该条约,但已有122个国家支持其宗旨,致力于实现无核武器世界。条约明确规定,签署国承诺不研发、测试、生产、制造、持有或储存核武器,并且禁止以任何形式威胁使用核武器。面对核威胁的严峻现实,越来越多国家和社会团体积极推动核裁军进程。非政府组织净核武国际运动(ICAN)因其推动该条约的卓越贡献,荣获了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通过公众教育、政策倡导和国际协作,ICAN为全球核裁军注入了强大动力。
然而,废除核武器的道路充满艰难和挑战。核大国如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因国家安全策略和地缘政治格局,尚未接受《禁止核武器条约》。他们仍然维护庞大的核武库,继续进行核技术的现代化改造。尤其是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潜艇搭载的“三叉戟II”导弹,其破坏力之强使世界不寒而栗,一旦全面发射,能瞬间摧毁24座城市,带来毁灭性的人道灾难。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核风险并未减轻,反而因地缘政治对抗和误判的风险上升而加剧。今年初,《原子科学家公报》将其象征性的“末日钟”拨至距午夜仅剩90秒,创历史新近,凸显全球核战争风险的迫近。
公众对核武器威胁日益警觉,呼吁废除核武的声音愈发响亮。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各界利用电影《奥本海默》所带来的热度,积极寻求借助文化与教育动员民众关注核裁军问题。倡导组织“从悬崖边缘回归”发布了与影片相关的行动资源,倡导普通人通过社区讨论、游说政府推动无核政策。ICAN同样推出“奥本海默:活动行动工具包”,号召全球支持核裁军的民众参与到运动中来。核裁军不仅是国际政治的议题,更是对全人类生存权利的守护。约翰·伍尔夫和卡尔·格罗斯曼等学者强调,只有通过国际多边合作、法律约束以及全社会的觉醒,才能真正实现将核“魔瓶”封存的理想。
长岛作为核武历史的重要见证地,见证了核技术从诞生到近代核电逐步走向消退的实践历程。上世纪曾计划建造核电站,最终因社会大众和政府的共同反对而未能全面投入商用,成为核能及核武种种风险可控性的生动教训。如今,全岛已实现无核化,显示出核能与核武器均可被人类社会合理约束与废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明确表达,面对全球依然保有的近1.3万件核武器,核战争风险已不再是难以想象的灾难,而是现实威胁。各国要联合行动,旗帜鲜明地停止核武器的扩散和使用威胁,携手构建无核未来。在全球核裁军进程中,媒体扮演着关键角色。
然而,许多国家的主流媒体对《禁止核武器条约》及其潜在影响的报道不足,难以形成广泛的公众讨论与支持。学者指出,媒体对于核裁军问题存在“近视框架”,未能真正揭示核威胁的严酷现实和应对之道。学界建议应提升媒体对核裁军问题的报道质量与频次,营造全社会关心核问题的氛围。从历史教训和当代实践来看,人类社会完全有能力将核武器重新封存。尽管道路曲折,国际社会正基于法律法规、科学技术和公共参与的多重基础,推进核裁军。电影、教育、国际条约、公众运动汇聚成汹涌的力量,催生变革势不可挡。
未来,核武“魔瓶”能否真正回归封印,全系于国际社会的共同意志与智慧。世界期待一个无核、和平、安全的新时代。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地球家园,放回核武“魔瓶”,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和荣耀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