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2024年成为自1880年以来有现代气温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年。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较20世纪中期(1951至1980年)基准期上升了2.3华氏度(约1.28摄氏度),超越了2023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这一连串的气温新高不仅彰显了全球变暖的持续趋势,也体现出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过去十五个月(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长达一年的月度气温记录被连续打破,创下了罕见的气温峰值时间。这种持续的高温现象仕显了全球气候系统中的深刻变化,引发科学家和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NASA管理员比尔·尼尔森指出,记录不断被刷新和加剧的野火威胁,尤其是在加利福尼亚的火灾,凸显了我们对地球变化的理解迫切性。
科学家依据大量气象站和海洋表面温度数据,综合分析得出地球在2024年的温度较19世纪中叶(1850-1900年)基准上升了约2.65华氏度(1.47摄氏度)。长期以来,全球均温已经多次超过1.5摄氏度的关键阈值,这一标准是巴黎气候协定为限制全球变暖而提出的重要目标。尽管尚未最终确认,2024年全年平均温度甚至可能首次真正超过了这一界限,标志着气候变暖的严重程度远超预期。 NASA哥达德太空研究所主任加文·施密特强调,这一升温速率代表全球气候正以迅猛的步伐向约三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温暖期靠拢,当时冰盖大幅后退,海平面比现在高出数十英尺。用科学角度来说,在短短150年间,我们已达到那个时代的一半暖化水平,预示着未来气候环境将会经历根本性变化。 温度升高的直接驱动力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近年来,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持续增加,尤其是2022年和2023年,化石燃料燃烧引发的碳排放达到历史楼高点,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约278 ppm飙升至今日约420 ppm。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滞留,吸收并重新辐射地球表面释放的热量,导致地球不断升温。 此外,自2023年秋季开始的强烈厄尔尼诺现象也加剧了全球气温的升高。厄尔尼诺通过影响太平洋赤道地区海表温度变化,进而影响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模式,使气温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在2024年,尽管厄尔尼诺有所减弱,但全球温度仍维持在前所未有的高位,显示出气候系统在多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动态。其中包括2022年1月汤加火山爆发的潜在气候效应,以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导致的云层和太阳辐射反射变化。
气温上升带来的影响已经触及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成为常态。极端降雨、严重洪涝、频繁高温热浪正逐步加剧,增加人类生命及财产安全风险。NASA采用先进的气象数据处理技术,开展全球和区域气温的数据监测与分析,已经能够更加精准地反映出气候变化在本地和区域尺度上的具体体现。 多家国际权威机构的独立分析,包括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伯克利地球科研中心、英国气象局下属的哈德利中心以及欧洲的科珀尼克斯气候服务机构,均证实2024年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虽然各机构采用的数据来源和模型方法存在差异,但结论一致,全球变暖趋势无可辩驳。 面对这一严峻现实,NASA与其他联邦机构不断汇集温室气体观测和排放数据,致力于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权威数据支持和科学建议。
美国温室气体中心集合多机构的观测与建模资源,致力于打造一个统一的数据分析平台,帮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展望未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预计将继续,除非全球协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调整能源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否则极端气候事件只会愈发频繁和猛烈。科学家们强调,尽管短期内某些气象年份波动明显,但长期气温不断上升的趋势清晰无疑,影响和损害也日益显著。 公众层面,气候变化已经从遥远抽象的话题转变为切身实际的日常体验。气温升高不仅改变了地表的生态平衡,也影响了农业生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健康。极端热浪已对能源需求和劳动力效率产生影响,且不少地区面临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双重挑战。
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在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倡导绿色低碳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速度。NASA的卫星监测和地面观测技术在监控气候变化动态、验证减排成效、预测未来气候趋势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球环境保护贡献了宝贵的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2024年成为地球历史上最热的一年,是全球气候系统深刻变化的一个里程碑,提醒世界必须高度重视气候变暖问题。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活动是推动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快能源转型迫在眉睫。未来,只有全球各国携手合作,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保障地球生态和人类社会的长期安全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