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总统任期内提出的战略比特币储备计划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一计划的核心理念是美国在未来几年内大量购买比特币,类似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模式。尽管这一提议饱受争议,但它可能会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引发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 在此计划的主要倡导者,即共和党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提出,美国每年将收购20万个比特币,计划持续五年。然而,更现实的初步步骤可能是将美国财政部目前持有的约20.7万个比特币指定为储备。任何额外的大规模比特币购买都需要法律的改变以及美国财政部的同意,而后者对此目前持反对态度。
特朗普能否推动这一计划成为现实仍然存在疑问。在美国国会中,这一计划能否在众议院顺利通过尚不明朗。然而,目前已有13个美国州正在积极考虑或提出立法来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 经济学者们认为,战略比特币储备可以有效应对通胀和货币贬值带来的风险。与传统货币由中央银行不受限制地印发不同,比特币的流通量是有限的,最多不超过2100万,这就使其贬值的风险相对较小。支持者称,比特币可以充当一种相对安全的财富储存工具,类似于黄金储备,因此比特币也被称为“数字黄金”。
另一个支持论点是,战略比特币储备的货币价值可能会快速升值,从而帮助偿还美国国债。这一理论上可行,但目前的机制和可行性仍未得到验证。 另一方面,一些分析师则担忧,战略比特币储备可能会削弱美元的信誉,导致金融不稳定。例如,如果比特币被广泛采用为全球储备货币,这可能会动摇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历史上,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使得这一担忧更具份量。例如,在2019年初,比特币价格约为3800美元,到2021年11月几乎达到了68000美元,而在2022年初又降至35000美元,之后的趋势同样波动不定。
特朗普的战略比特币储备计划标志着一个根本性的、时代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早已开始显现。 理解这一变化,需要将加密货币的崛起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最初建立在以美元为主导的体系上,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许多货币则与美元挂钩。这种机制曾为世界经济提供了稳定性和信心。但随着1970年代美元脱钩黄金制度被废除,虽然美国的主导地位依旧通过“石油美元”体系得以维持,但过去二十年中,多重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正日益挑战这一地位。 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特别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国家的崛起,正在促成一个更加多极化的全球体系。
此外,金融系统的去中心化及“私人货币”的兴起也是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私人货币是指不受主权国家或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标志,其代表了新兴的加密货币。 更重要的是,各国政府正逐步赋予私营部门,尤其是加密货币提供者和交易所等,更多的权力,以期利用这些私营金融工具和服务实现公共政策目标。这种变化与以往政府拥有直接控制权的模式截然不同。 特朗普重视加密货币的消息表明了这一变化的下一个步骤。权力的平衡正在向控制大量加密货币的公司和交易所倾斜,可能会重新塑造全球经济格局。
随着美国、其他主要经济体(如中国)乃至一系列新兴经济体(如其他金砖国家)成为比特币或其他主要加密货币的持有者,全球加密货币“军备竞赛”的可能性将增大。 目前已有报道表明,其他国家如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正在积极积累比特币,以应对美国可能宣布的战略比特币储备消息。特朗普甚至考虑废除一项有争议的加密货币会计规则,以允许银行持有更多的比特币。 这些趋势有潜力重塑全球经济秩序,将私人货币的使用及私营部门的基础设施权力纳入传统上由国家及其法定货币主导的领域。无论特朗普能否实现其比特币的目标,这些全球秩序的转变已经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