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美元指数也创下了一个半月来的新高,超过了93点大关。这一连串的变化立即波及的就是传统避险资产黄金和新兴的数字资产比特币。两者在投资者眼中均有着对抗通胀和避险的角色,可是在美元与美债收益率上扬的大环境下,二者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解析这一现象,需从多方面来看待美元和债券市场对资产价格的传导机制。美元作为全球交易及储备货币,其走势往往与其它资产存在逆相关关联。
美元走强通常表示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对美元需求增加,这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如黄金的吸引力下降。黄金作为传统的通胀对冲工具,其价格在美元走高时压力加大,因为持有成本相对上升,且投资者更多转向美元资产以求安全。数字货币方面,比特币虽然与黄金一样被视为一定程度的价值储存手段,但其价格波动更为剧烈且受宏观经济因素多重影响。随着美国财政政策趋紧及预期中的货币紧缩,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资金流动产生明显变化,比特币价格也随之波动。美债收益率的提升尤其是通胀调整后的实际收益率,对比特币和黄金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美国10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上扬20个基点,但仍处于负区间,意味着投资者仍需承担一定通胀风险。
然而,这一走势已经开始削弱黄金的通胀对冲功能,同时给比特币带来了中等程度的抛压。在投资者结构上,自2020年疫情引发的市场恐慌后,比特币的机构持有量显著增加。这使得其价格对传统金融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增加。尽管如此,比特币市场内部相关性依然较弱,主导力量如MicroStrategy等大型企业多以长期持有为策略,较少因短期债市波动而调整仓位。当前的美债收益率和美元走势,更多反映的是对经济复苏、刺激政策逐步收紧以及供应链瓶颈和劳动力市场紧张局面等因素的综合响应。专家指出,这些均属于供给侧推动的通胀压力,不同于极端的货币超发引发的恶性通胀。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对黄金的压力较大,而比特币则表现出一定的抗压能力。值得关注的是,比特币在历史上大部分表现良好阶段都伴随着美债收益率的上升。数据显示,约87%的比特币涨幅发生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扬期间,这表明名义收益率的攀升未必对比特币构成重大负面冲击。另一方面,市场中不断扩大的加密资产收益产品成为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随着传统金融机构逐渐走入加密领域,投资者对比特币等资产的持有视角开始从纯粹投机转向收益和多元化配置。由此,数字资产行业有望迈向更广泛的全球化采用阶段。
当然,比特币也面临一些潜在风险来源。全球股市尤其是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为首的美国股指近期表现疲软,部分原因源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引发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比特币作为风险资产的一部分,其价格在大多数2021年的调整阶段均与股市呈同步下跌状态,表明市场风险偏好对其影响不可忽视。技术层面,当前比特币价格陷入收敛的窄幅震荡区间,若跌破关键支撑位40,000美元,或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抛售压力。反之,守稳该水平则有望为后续反弹奠定基础。综合来看,美元与美债收益率的走强无疑给黄金和比特币带来了短期压力,但其长期影响因结构性供需和市场参与者心态而复杂多变。
投资者需关注通胀走势、央行货币政策以及全球经济基本面变化,以便做出更加灵活和战略性的配置选择。展望未来,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刺激政策的逐步收紧及通胀压力整体缓解,美元回调以及资产价格的反弹或将成为可能。但若供应链问题持续或地缘政治风险增加,避险需求依然存在,黄金和比特币或将重新获得支持。投资者在参与当前行情时,应重视资产间的相关性和区别,理性分析市场波动背后的深层次因素,从而把握住变化中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