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货币市场的持续发展,加密货币诈骗案件也在不断攀升,2024年成为诈骗金额创纪录的一年。根据区块链研究机构Chainalysis的最新报告,2024年与诈骗相关的加密货币钱包共收到高达99亿美元的资金,该数字预计随着更多账户被发现还将上调至124亿美元。显著增长的背后,尤其以“养猪盘”类型的投资和情感类诈骗为主要驱动力。所谓“养猪盘”,是一种通过社交媒体或交友平台建立虚假恋爱关系,取得受害者信任后诱导其投入假冒的投资项目,从而骗取资金的骗局。“养猪盘”之名来源于诈骗者先通过糖衣炮弹“养肥”受害者,再实行“屠宰”行为盗取财产。2024年,“养猪盘”收入同比增长近40%,而受害者的交易次数则激增210%,显示出诈骗不仅数量增多,同时也针对更广泛的群体,以小额多次的方式获取资金。
这一现象反映了诈骗网络正在拓宽其作案范围,不再局限于少数高额目标,而是通过海量低额交易铺开骗局版图。诈骗活动的地理分布亦出现显著变化,尽管东南亚大型诈骗“窝点”仍为该类骗局的主阵地,但其网络正逐步散布到更多地区。去年12月,尼日利亚反腐部门一次突袭行动中共逮捕近八百名涉嫌运营情感诈骗的嫌犯,这些诈骗多面向欧美受害者。更令人震惊的是,情感诈骗背后往往涉及人口贩卖。2022年ProPublica的调查揭露中国犯罪集团将受害者贩运至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地的诈骗中心,以暴力威胁强制其协助作案。这些诈骗窝点不仅由多种诈骗团体共存,还形成了涵盖多个诈骗领域的综合犯罪生态。
诈骗者通过在线非法市场和交易平台拓展其欺诈技术的买卖,尤其在区块链领域表现突出。Chainalysis指出,其中名为“华银担保”的中文论坛发挥了关键作用,它不仅是诈骗技术、资源和基础设施的“万能商店”,更成为洗钱服务的重灾区。该平台与一家柬埔寨企业集团关联,后者表面提供海外汇款、保险等合法业务,但实则助力诈骗产业链运作。2024年,华银担保涉及的诈骗科技供应商仅加密货币收入就达到3.76亿美元,自2021年以来,该平台及供应商累计处理约700亿美元的加密交易。平台上售卖的服务包括精确定位受害者的个人数据、网站托管、社交媒体账号及新兴的人工智能软件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诈骗中的应用迅速膨胀,相关AI服务商2024年收入同比暴涨达1900%。
诈骗分子利用生成式AI伪造逼真的虚假内容,包括模仿真人的语音和视频,制作投资诈骗网站和虚假广告,从而误导受害者进行虚假投资。Chainalysis引述其专家指出,生成式AI对诈骗的助推效应巨大,它能自动生成极具迷惑性的假信息,极大地扩展了诈骗的影响范围及复杂度。一些所谓的“换脸服务”甚至标价为200美元的加密货币,通过深度伪造技术帮助诈骗者欺骗身份验证系统。自2022年ChatGPT等AI产品兴起以来,针对大型企业和机构的“深伪”诈骗层出不穷,造成数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面对日益智能化和规模化的诈骗生态,打击加密货币诈骗的挑战愈发严峻。Chainalysis强调,要有效压制诈骗蔓延,必须依赖多方协作,包括政府监管机构、执法部门与行业组织的持续合作和技术投入。
同时,公众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样关键。投资者应加强对交易对象的甄别,警惕过于美好的投资回报承诺,尤其对未经验证的社交或投资信息保持警觉。银行和加密平台亦需完善技术手段,通过区块链分析与人工智能检测异常交易和账户行为,以便及时识别和阻断诈骗链条。2024年加密货币诈骗案件的暴涨反映了数字经济中安全体系的不足和犯罪技术的日新月异。未来,随着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融合,诈骗手段预计将更为复杂多变。唯有多维度联动和全民防范,才能守护数字资产安全,遏制诈骗泛滥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