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软针对其大型企业账户续约服务实施了深层次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商业模式。微软直接接手部分企业账户的续约业务,绕开了长期以来依赖的合作伙伴渠道,尤其是大型服务提供商(Large Service Providers, LSPs),此举对整个行业生态带来了显著影响。微软的这一战略调整尤其体现在对Enterprise Agreements(企业协议)续约的掌控上,约三分之一的此类续约业务逐步由微软直销替代服务提供商代销。此变化不仅影响了服务提供商的收入来源,同时也重新定义了客户关系与服务模式。 在2025年,上市公司Bytes Technology Group(BTG)作为微软认证的大型服务提供商,公开了其财务利润受到重创的情况。BTG在其年中财报中明确表示,公司利润受制于经济环境的挑战以及微软收回企业协议续约佣金的影响。
客户出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而推迟采购决策,加剧了BTG的收入下降。针对微软直接介入续约的现实,BTG调整了销售策略,由原先的通用型销售团队转向专注于客户细分领域的专业团队,期望通过更精准的客户洞察和定制化方案,保持并拓展服务型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微软对大型企业续约佣金收入的削减趋势极为明显。据统计,2023年微软支付给合作伙伴的企业协议续约佣金约为25亿美元,2024年降至16.7亿美元,预计今年更跌至仅5.83亿美元,且计划明年完全取消此类佣金支付。同时,微软自身的直销业务收益呈现迅猛增长,2024年估计实现8.33亿美元收入,2025年将增至19.2亿美元,2026年达到25亿美元。此转变显著反映出微软通过直接控制销售环节,实现了更高的利润率和对客户的直接管理权。
对服务提供商而言,尤其是类似BTG这类业务高度依赖微软产品销售的公司,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和转型挑战。微软产品销售约占BTG总毛利润的50%,因此续约佣金的断崖式下滑意味着其传统利润模型受到根本动摇。财报显示,尽管BTG预计2026财年上半年毛利润将与去年持平,但营业利润将有所下降,市场预期其下半年状况可能更加艰难。 为了应对微软的变革,服务提供商必须加速业务多元化,开发独有的服务价值。在绕开传统的微软合作伙伴佣金模式后,服务提供商正通过转型为行业解决方案专家,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增值的IT咨询、迁移、管理及托管服务,力求形成稳定的持续性收入流。这种策略将帮助它们摆脱对微软硬件及软件直接销售的过度依赖,同时增强客户粘性。
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回部分企业协议续约业务可视为其扩大直接客户关系和提升盈利能力的标志,稳固其在企业市场的霸主地位。US Cloud报道称,预计到2026年1月,所有大型微软企业协议将全面转向微软直销渠道,这一“地震级”的市场重组,将彻底改变微软生态下的合作格局。 对企业客户来说,微软的直接售后和续约服务虽能带来更为高效的响应及流程简化,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将失去长期依赖的服务提供商所带来的专业咨询及定制化建议。分析师用金融比喻形容这一现象,称之为“失去值得信赖的财务顾问而直接与华尔街打交道”,虽然省去了中间环节,但同时也失去了极富价值的行业指导与选择参考。 技术层面上,微软正借助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力投入,尤其是集成于旗下软件中的Copilot辅助功能,加速产品差异化和客户锁定能力。微软对Copilot座位每用户额外收费30美元,体现出其转向软件服务为核心盈利模式的趋势。
与此同时,微软在持续加强其云平台及数据分析能力,推动Power BI与Fabric平台整合,进一步构筑自身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微软加码直销以及AI驱动的创新服务,服务提供商们的未来道路显得充满变数。Bytes的CEO Sam Rudd表示,公司已着手调整销售团队结构,深化客户细分策略,积极应对宏观经济风暴和市场变化。尽管短期受到冲击,BTG依然保持业务管道的活跃,期待战略调整带来的长远增长。 此外,微软此举也反映出现代企业IT采购模式的演变。随着采购流程自动化和线上直销平台的成熟,传统服务提供商的中介角色日益弱化,企业客户越发追求更直接、更快速、同时具备灵活性的服务体验。
同时,企业对于个性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也为转型中的服务提供商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成长机会。 总的来说,微软接管企业账户续约的策略提升了微软自身的利润空间,同时对行业内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服务提供商需紧跟时代潮流,通过业务重塑、技术赋能和客户关系深化,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谁能在微软生态系统变革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专长,谁就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固自身地位。微软的战略调整正加速企业IT市场的重构,也促使各方参与者重新审视合作模式与价值定位,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智能和创新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