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新斯米娜海滩,一名82岁的女子巴巴拉(Barbara)在丈夫去世后不久,接到了一通来自假冒FBI特工的电话,让她惊慌失措、陷入巨额金钱损失的陷阱。巴巴拉的故事揭示了当前网络诈骗的严重性,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诈骗形式。 事件发生在2023年1月29日,巴巴拉因需要支付保险账单而将她的支票账户里的2万美元取出。刚打开电脑时,她就发现设备上出现了恶意软件的提示,要求拨打某个号码寻求帮助。在误以为拨打了苹果公司的官方支持电话后,巴巴拉被告知要关闭电脑,以便进行“处理”。 不久后,刚关闭电脑的巴巴拉便接到了声称是来自华盛顿FBI特工的电话。
对方声称,黑客已经侵入了她的银行账户,正在试图窃取她的资金。此时的巴巴拉满心慌乱,她唯恐这笔钱被坏人抢走。于是,假冒的FBI特工向她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要求巴巴拉第二天早上去银行取出2万美元,并将其存入比特币ATM机,从而“保护她的资金”。 在紧张和焦虑的驱使下,巴巴拉按照指示去到了银行,顺利取出了这笔现金。随后,她根据假冒特工的指示,前往距离她家有八英里的BP加油站,那里装有比特币ATM机。 在前往ATM机的路上,假特工不断安慰巴巴拉,让她保持冷静,不要分心。
到了加油站后,巴巴拉在困惑和恐惧中,按着对方的步骤将100美元现金一张一张地投入比特币ATM机,让人无法想象的是,她竟然在极度焦虑之下,投完了整整2万美元。 巴巴拉在ATM机前感到一阵不适,心里十分烦躁,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她对加油站内的工作人员请求帮助,但工作人员并没有对此进行干预。巴巴拉的女儿特里(Terry)对此表示愤怒,批评加油站的店员在看到一名老年女性痛苦而疑惑地操作时,竟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最终,巴巴拉在另一家银行提款时遭到了员工的怀疑,他们向她询问这笔钱的用途。听到她提及要继续取款,员工于是请她去办公室见经理。
在经理的询问下,巴巴拉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根据FBI的报告,2023年,美国有69000人受到了类似的网络诈骗,损失金额高达56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了45%。越来越多的诈骗分子利用比特币及其他数字货币进行诈骗,由于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特性,一旦资金转移,受害者几乎无法追回损失。 巴巴拉的案例强调了老年人群体在网络诈骗中的脆弱性。很多诈骗者会利用受害人的孤独和脆弱感,以假装成权威机构的身份进行欺诈。他们往往使用紧迫感让受害者迅速做出决策,导致做出错误决定。
巴巴拉的女儿特里已向当地警方和FBI提出了报告,期望能够追踪到这起诈骗案的更多信息并保障其他人免受类似损失。尽管造成的损失无法挽回,但巴巴拉希望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提醒更多人,提高警惕,以免重蹈覆辙。 防范网络诈骗的关键在于保持警惕。专家建议,当接到自称是公司或政府机构电话时,要独立验证对方身份,不要在电话中轻易提供个人信息。同时,应对任何要求使用比特币或其他数字货币进行付款的请求保持怀疑。 巴巴拉的故事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在数字化时代,尤其是在涉及境外的金融交易中,要保持谨慎。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特别是对老人和其他可能易受欺诈的群体提供支持与帮助。 针对本事件,警方和FBI仍在继续调查,巴巴拉的案例突显了当今社会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机构对普通民众应有的保护和支持。希望随着公众意识的提升和法律的完善,这类悲剧能够逐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