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人关注AI的环境成本,特别是其巨大的能源消耗和随之而来的碳排放问题。然而,人工智能对环境的影响实际上只是故事的一半。在更加隐秘和深远的层面,AI正在成为权力维护者手中的工具,塑造、扭曲甚至操控公众对现实的认知,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和社会正义议题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AI对环境的影响确实令人触目惊心。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背后的计算需求极其庞大,数据中心为维持其运转必须消耗巨量电力,并伴随大量水资源用于冷却。
单次对话的资源消耗看似微不足道,但当全球数以亿计的使用频次被叠加起来时,这一数字迅速攀升至惊人的程度。如今,全球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已经超过多个国家的用电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未来几年,AI相关的用电需求预计将翻倍增长,其带来的气候影响甚至有赶超航空业的趋势。 尽管能源消耗的危机不容忽视,但我们同时必须关注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信息与权力层面的风险。在气候危机这一极具复杂性的全球性挑战中,AI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反而成为虚假信息的制造机和权力话语操控的助推器。通过生成伪造的文章、虚假专家意见以及掩盖生态崩溃的言论,AI自动化地制造了大量伪信息,污染了公共话语空间。
公众的知情权因此被侵蚀,气候行动者的声音被稀释,推动变革的动力被削弱。 近年来,AI生成内容的激增引发了对真伪信息辨识的新一轮挑战。假作者文章、模仿专家口吻的观点、甚至精心设计的意见文章,都是算法生成的产物。这些内容经过精细打磨,既容易迷惑大众又难以被追溯来源,极大地增加了识别和应对的难度。与此同时,公共讨论区域的评论部分日益充斥着机器人生成的脚本化回复,这不仅扰乱了真实交流,还人为制造了“众说纷纭”的假象,从而削弱气候议题的紧迫感。 假信息的生产从个别精心策划的活动,向自动化、规模化转变。
过去需要专业公关团队和游说专家的复杂话术,现在只需几条简单指令即可自动生成。随着生成式AI的不断提升,制造和传播虚假内容的门槛愈发降低,普通个体甚至组织都可以轻松创建大量迷惑性的假信息。这种现象对社会公正带来了严重威胁,迫切需要引入更加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社会监督力量。 此外,人工智能还在企业“绿色包装”中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公司利用AI自动生成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环保宣传材料,表面上展现负责任的形象,实则掩盖其真实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AI精通“道德语言”,能够巧妙地制造一种行动中的假象,让公众误以为企业正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质上却维持现有的高污染、高排放模式。
这种“绿色漂绿”加剧了公众对企业环保承诺的怀疑,也为真正的环境保护带来了障碍。 除了内容生成,AI还被用于创建“合成人物”。这些虚拟身份具备完整的个人资料、头像、故事背景乃至政治立场,活跃于社交媒体中参与气候讨论,甚至反对相关法规。这种策略在过去主要通过付费网络水军实现,如今借助AI技术得以大规模复制。这不仅误导了公众对政治生态的认知,也虚假地制造出一种表面上的“意见平衡”,使得科学共识被稀释,气候议题的紧迫感被弱化,运动组织者面临被孤立和打压的风险。 更为复杂的是,社交媒体平台本身运作在高度复杂且不透明的算法之下,奖励那些激发强烈情绪、简单明确、极端立场的内容。
生成式AI的加入使得极端和极化内容的大量增加成为可能,进一步放大了这一现象。严肃、细致和有深度的气候分析被埋没于短平快的网络段子和煽动性标题之间。内容的传播不再受事实或正义驱动,而完全被“吸引点击”这一经济逻辑操控,导致公共讨论变得愈发碎片化与极化。 在这背后,人工智能技术并非中立。绝大多数AI系统由大型科技企业和资本集团开发,背后驱动的是利润最大化逻辑和维护既得利益的目的。这些系统反映出了开发者及投资者的价值观,而非生态持续或社会公正。
当我们依赖AI来塑造对世界的认知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委托一个维护现状、阻碍变革的系统来定义“真相”。 目前人工智能尚未被用作解构破坏性体制的工具,反而成为了加固这些体系的新手段。污染企业获得了新的话语武器与保护伞,使得气候正义的斗争更为复杂和艰难。这一斗争已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而进入了代码、算法与信息战争的无形战场。 然而,尽管挑战重重,仍有希望的曙光。在全球范围内,教育者、记者、科学家、艺术家与社会活动家们正奋力反击。
他们利用各种方式揭露虚假信息、曝光企业漂绿行为,推动AI透明度和问责机制建设。科技界也涌现出呼吁公共利益导向AI开发的声音,强调合作、责任与关怀价值,希望打造与利益最大化背道而驰的替代技术路线。 社区层面,人们正在创建自主平台,放大真实且多元的声音,讲述不被算法捕捉的故事。这不仅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组织,更是对技术霸权的回应。正如许多参与者指出,机器永远无法具备人类的情感、记忆与意义构建能力。真正有效的气候运动依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集体记忆,这些都是算法难以模拟或预测的。
面对由提取、围剿和疏离引发的危机,技术本身不可能自动带来解决方案,唯有人类的组织与抵抗才是未来希望的基石。人工智能的谎言最终伤害的是普通人,气候危机并非人造,而我们的回应绝不能成为虚假或自动化——我们需要的是清晰、真实与有力量的社会行动。 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但这场围绕AI的权力和信息斗争,也给社会带来了反思自我、构建更公正透明传播体系的契机。唯有深刻认识AI背后那非环境维度的威胁,才能更全面地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开启真正的生态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