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TradFi)与加密货币(Crypto)之间的界限正日益模糊。最近,德国的一家州立银行——NRW.BANK,在Polygon公链上成功发行了价值1亿欧元的数字债券,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这不仅反映出德国公共金融机构在区块链应用上的突破,也预示着传统金融正在稳步迈向全面数字化和去中心化的未来。此次债券发行充分利用了德国政府于2021年推出的《电子证券法》(eWpG),为在区块链上发行和登记证券提供了明确合法的框架。该法律的出现,为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的数字化和区块链登记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彻底打破了传统纸质证书的束缚,使数字资产流通更为高效和透明。NRW.BANK作为德国最大区域发展银行,这次采用Cashlink Technologies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并依托Polygon网络,实现了债券的全数字登记。
Polygon作为以太坊生态的重要侧链解决方案,以高性能、低费用和强大的可扩展性,成为数字证券包括债券发行的理想技术路径。参与这一交易的还有德国顶级金融机构,如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DZ BANK和DekaBank,他们作为联合主承销商,进一步彰显传统金融巨头对数字债券和区块链技术的认可与支持。此次数字债券发行的两年期限设计,满足了金融市场对于灵活融资的需求,同时使得投资者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享受更快的交易结算和实时资产跟踪。德国的《电子证券法》自颁布后,迅速推动了区块链在资本市场的应用加速发展。诸如DZ BANK和DekaBank等机构纷纷跟进,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数字债券发行,德国正逐渐成为全球数字证券法规和实践的先锋。除金融机构外,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Siemens)同样入局数字证券领域,早在2023年便于Polygon主网发行了其首只数亿元欧元的数字债券,显示产业链多方力量正共同推动数字资产生态的成熟。
与此同时,德国最大的储蓄银行集团Sparkassen-Finanzgruppe也将于2026年中实现零售客户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允许用户通过其移动银行应用买卖比特币和以太坊,这一举措响应了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的监管要求,也促进了加密货币的合规普及。DZ BANK和巴登-符腾堡州立银行(Landesbank Baden-Württemberg)相继启动了数字资产的托管和交易测试,不断深化加密与传统银行业务的融合发展。Polygon网络近期的技术升级同样值得关注。其将于2025年7月部署名为Heimdall 2.0的全新共识层,此次升级将显著缩短交易确认时间至约5秒,提升网络稳定性和抗攻击能力,为大规模金融应用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Polygon创始人之一米哈伊洛·比耶利奇(Mihailo Bjelic)辞去职位后,创始团队核心成员桑迪普·内瓦尔(Sandeep Nailwal)正式担任Polygon基金会CEO,专注于推动项目回归核心业务,包括资产数字化和稳定币支付,并逐步淘汰表现欠佳的zkEVM链条。Polygon在全球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领域位居前列,拥有超过3.43亿美元的资产和254种代币化金融工具,此外,其在全球代币化债券市场占有率达到37.7%。
这反映了区块链技术在传统金融市场的日益重要地位和实用价值。德国州立银行这一数字债券发行,可以看作是传统金融拥抱区块链和加密资产的标杆事件,展示了可信赖的监管环境与先进技术的结合如何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和效率变革。通过数字债券,机构能够实现资产实时透明管理,交易成本显著降低,结算速度大幅提升,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安全的投资渠道。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和监管制度完善,更多公私部门力量将参与到数字证券市场,共同推动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德国案例也为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证明了区块链并非仅仅是科技概念,而是真实可行的金融基础设施。毫无疑问,随着逐步突破落地的区块链金融创新,传统金融体系(TradFi)正在迎来与加密经济(Crypto)深化融合的新时代。
德国州立银行的这一里程碑式举措无疑将激励其他国家和机构进一步探索区块链赋能金融的广阔前景,将数字资产从边缘技术推向金融主流,助力全球资本市场变革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