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资产的迅猛发展和加密货币市场的逐渐成熟,如何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创新成为各国监管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2025年6月24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向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提交的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再次明确表示,美联储对银行为加密货币企业提供服务和参与相关业务没有异议,前提是这些活动符合既定的风险管理和消费者保护标准。这一声明不仅巩固了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体系融合的监管基础,也释放出美国监管部门对行业创新的积极信号。鲍威尔的表态代表着美联储对加密货币领域监管政策的重大调整,及其希望通过合理监管支持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愿景。长期以来,由于监管规则模糊及“声誉风险”等主观因素影响,许多银行不愿为加密货币相关企业提供账户开设、托管及交易结算等服务,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加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美联储于2025年6月23日正式从其银行监管框架中删除“声誉风险”条款,要求监管人员在检查手册中不再以这一主观标准来限制银行对加密业务的支持,而是将重点放在可衡量的财务风险上。
这一政策调整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货币监理署(OCC)此前的举措保持一致,三大监管机构联手消除阻碍加密企业获得传统银行服务的主要政策障碍。联邦监管机构的协调行动,旨在统一监管口径,避免因不同部门间标准不一导致的监管碎片化,同时提高监管执行的透明度和一致性。美联储计划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确保新指导方针能够在各监管银行得到全面贯彻实施。此外,监管机构将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指导原则在全国范围内的一致性执行。鲍威尔早在四月份就曾呼吁国会尽快制定明确的稳定币法规,承诺美联储不会干预银行与加密公司的合法业务往来。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渐稳定,监管态度也逐步转向鼓励“负责任的创新”,前提仍然是银行必须保持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种态度转变响应了2022年加密市场动荡后的反思,强调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不应抑制技术进步和创新动力。加密行业对此积极响应,普遍认为美联储删除“声誉风险”条款及鲍威尔的明确立场,是数字资产融入受监管金融体系的里程碑事件。未来,银行服务范围有望扩展,涵盖基础账户、加密资产托管、支付及结算服务等多方面,进一步推动加密资产的普及和应用。与此同时,鲍威尔在同日的证词中也提到,尽管最新的经济预测显示通胀可能持续偏高,但美联储仍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考虑降息,这一表态对市场情绪带来一定不确定性,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的整体传导效果。监管层方面暂未公布后续明确的指导时间表,但重申法律合规、流动性及信用风险标准依旧严格,并且在银行开展加密业务中将持续施加监管保障与风险防范。整体来看,美联储此次政策调整体现了对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也展现出推动金融体系现代化转型的坚定决心。
对银行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合规红线,确保技术与风险管理有效结合,将成为关键所在。加密行业的未来将更加依赖于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创新,监管支持力度的提升有助于打破业务壁垒,促进市场流动性和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全球范围内,数字资产吸引了越来越多传统金融机构的关注和参与,美国监管的这一步举措或将成为全球监管趋同的参考典范,加速推动数字金融生态系统的健康成长。展望未来,随着政策指导的逐步明确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数字资产正逐步走向主流金融体系,为经济数字化转型注入新活力。投资者与从业者应密切关注监管动向和风险管理要求,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合规发展与创新并举。鲍威尔的重申无疑为美国银行在加密领域的业务拓展注入了信心,也为全球数字资产行业带来了积极示范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