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广泛应用,全球慈善募捐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韩国作为亚洲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阵地之一,曾因严格监管措施限制了加密资产的流通与交易。不过,随着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近期政策的调整,世界宣明会韩国分会成功成为该国首个合法交易加密货币的非营利组织,标志着韩国非营利机构数字资产应用迈入新时代。 这一突破性进展源于2025年5月20日韩国金融监管机构修订加密货币交易相关规则,允许符合合规标准的非营利组织及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进行加密资产买卖交易。此前,韩国实行了较为严格的加密货币交易禁令,非营利机构无法公开出售或变现数字货币,而此次政策调整不仅为他们打开了新的资金流通渠道,也进一步促进了加密数字资产在公益领域的落地与普及。 世界宣明会韩国分会此次通过韩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Upbit成功出售了0.55个以太坊(Ether),折合约198万韩元(约1436美元)。
这笔数字货币是通过今年3月份在该交易平台发起的募捐活动所得,旨在帮助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购买学用品,包括校服、书包等基本生活学习必需品。此次交易不仅实现了数字货币的合法流通,更将数字资产转换为实实在在的社会福利资金,凸显现代数字经济与传统公益事业的深度融合。 Upbit作为韩国市场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平台,一直承担着推动数字资产流通的重要角色。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受加密货币市场整体下调影响,其交易量出现了约34%的下降,但在政策调整后,平台积极配合监管要求,确保完成实名开户及严格的客户身份验证(KYC)和反洗钱(AML)措施。非营利组织获得了合规准入资格,使其能合法变现持有的捐赠加密货币,这对提升公益项目的资金支持效率具有里程碑意义。 具体监管要求中,非营利组织必须具备五年以上的财务审计历史,确保资金运用及管理的透明与规范。
同时,交易所仅可基于扣除运营成本的目的出售用户支付的加密资产,并设定每日交易限额以控制风险。据悉,韩国政府在今年下半年还将允许上市公司和专业投资机构参与加密货币买卖,这将进一步丰富加密资产的市场生态,推动其健康稳定发展。 韩国公众对加密货币的接受度颇高,约有1600万投资者拥有相关账户,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韩国政府官员中也有相当比例持有加密货币。据2025年3月揭晓的政府官员道德委员会报告显示,约20%的受访官员持有价值超过144亿韩元(约980万美元)的加密资产,这一数据反映了加密货币在韩国社会的广泛普及和认可度。 自2017年起,韩国加密货币交易量迅速攀升,部分原因是匿名账户的存在,例如部分企业、外国人及未成年人账户。
然而,监管机构通过推动交易所与国内银行合作并要求实名账户交易方式,有效遏制了风险和非法资金流入,逐步建立起更规范的数字资产市场环境。此次对非营利组织加密资产交易开放的政策,正是在此前监管框架和风险防控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此次世界宣明会的成功实践为韩国乃至全球非营利组织在数字公益领域树立了典范。数字货币捐赠不仅提高了跨境资金流转的效率,减少了传统金融体系中繁复的手续和成本,也增强了捐赠行为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随着更多非营利机构开始接受并合理运用加密资产,相信数字化公益将释放出更大潜能,惠及更多弱势群体。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监管体系完善,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将在社会服务、慈善募捐等领域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计划继续扩大合法交易范围,赋能企业及投资机构参与加密货币市场,有助于引导市场理性发展及产业创新。无论是提升金融普惠性,还是促进社会资源公平分配,数字资产的应用前景都充满期待。 总而言之,世界宣明会韩国分会作为韩国首个进行加密货币交易的非营利组织,以其实际行动展现了数字经济赋能公益的巨大潜能。这不仅彰显了加密货币作为新型资产的多元价值,也为全球数字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韩国此次监管松绑和政策创新,为数字货币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积极应用打造了坚实基础,必将在推动整个社会的数字转型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更多机构和企业加入这一生态,数字经济与社会公益的深度融合将迎来全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