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传统的车辆销售模式正迎来翻天覆地的变革。以通用汽车(GM)为代表的巨头公司正积极推进软件定义车辆的战略,通过创新的Ultifi软件平台实现车辆功能的动态订阅和按需解锁,意图将汽车打造为一个与智能手机类似的数字平台,借此获得持续的利润增长。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低调提及软件订阅服务的高于预期的接受率,掀起了行业内外对汽车未来商业模式的广泛关注。通用的战略不仅限于为座椅加热等舒适功能设置月度订阅费用,更涵盖了深度性能升级、动态驾驶模式解锁甚至将车内数据变现的新途径。通用Ultifi平台赋予车辆过空气软件升级能力,能够实现按使用计费的功能激活,例如用户可临时增添50马力以应对越野或拖挂需求,通过地理围栏技术自动识别并激活赛道模式,均以每天或每次计费模式收费。这种方式使车辆的硬件潜能未被完全开放,驱动未来的汽车性能变为可购买的数字资产,从而带来高达30%至50%的毛利,这远远超过了单纯制造车辆的微薄利润。
围绕车辆收集的大量精准数据也是通用未来盈利的重要资本。通过监测驾驶行为,如急刹车和加速模式,通用计划与保险公司合作,转售驾驶数据以定制个性化车险方案。此外,通用亦与城市政府合作,提供交通流量、道路质量及充电站使用数据,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甚至车内的生物识别传感器可能被用来推送个性化广告,如检测疲劳状态时推荐咖啡优惠券。这类数据监控与变现策略引发了极大争议,在2025年因未经充分告知即收集并出售驾驶者位置及行为数据,通用被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作出处罚,要求其取得消费者同意并允许用户访问和删除个人车辆数据。尽管如此,通用仍在利用法规间隙深化其软件平台的市场垄断潜力,依托政府推动的2030年车辆联网强制标准,将Ultifi打造为唯一合规的车云连接解决方案,进而可能迫使竞争对手购买其技术授权或面临退出美国市场的风险。
主动隐私保护成为车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用户可通过关闭车辆联网功能、在车载系统中拒绝数据共享许可、使用屏蔽钥匙信号的法拉第袋以及避免激活软件订阅试用等方式降低被数据监控的风险,但随着软件控制的深入,车辆部分核心性能可能紧锁于付费功能之下,令车主失去对爱车的全面控制权。行业内其他品牌如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奔驰亦纷纷试水基于软件的性能订阅与微交易模式,后者甚至对部分动力及功能采用年费套餐,但通用的硬件架构及供应链优势使其可对售后市场实施严格封锁,令车辆的“破解”及自主功能恢复难度大幅提升。通用汽车此番转型不仅重塑了汽车厂商的盈利结构,更深刻挑战了消费者对车辆所有权的传统认知。曾经买车即拥有全部硬件与功能,如今变为按需付费获得车辆潜能,二手车的价值也受此深刻影响,因关键性能与功能或被软件锁定需额外付费才能使用。展望未来,车辆或将成为不断更新升级的软件平台,硬件本身仅是载体,性能可按时间、使用场景动态调整,而拥有最高等级权限的将是软件供应商与平台运营商。
车主从单纯的产品消费者转变为持续订阅服务的用户,其驾驶体验和成本结构带来根本性的转变。面对这一趋势,立法和监管层面对隐私保护、数据所有权及售后权利的规范刻不容缓。用户权益倡导者积极推动“修理权”立法,抵制厂商通过远程锁定功能削弱独立维修服务的行为。同时,针对数据滥用及透明度缺失提出严厉质疑,敦促监管机构加强对汽车软件订阅模式的监督。综合来看,通用汽车通过Ultifi平台探索的按功能订阅与数据货币化道路,正在引领整个汽车行业迈向软件驱动、数字服务化的新时代。这种模式在带来利润巨大利润与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隐私安全、消费者权益及市场公平的挑战。
对于每一位潜在车主而言,合理认知并积极应对这一转型,维护个人数据和车辆实质权益,将成为未来汽车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