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公司近日宣布,将于2027财年底停止在日本神奈川县尾滨地区运营的尾滨工厂的整车生产。这一决定是日产全球重组计划“Re:Nissan”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关闭全球17座整车制造厂中的7座,旨在优化全球生产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尾滨工厂自1961年投入运营以来,已有超过60年的历史,主要生产NOTE和NOTE Aura两款紧凑型车型。此次停产决定影响工厂大约2400名员工,生产任务将转移至位于福冈县的九州工厂。虽然尾滨工厂的整车生产将终止,但该地区的其他相关设施如日产研究中心、Grandrive测试场、碰撞测试中心以及尾滨码头将继续正常运营,不受影响。这反映出日产作为汽车制造巨头,在生产布局调整的同时,也注重保持研发和测试能力的持续发展。
日产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在声明中表示,关闭尾滨工厂是一项艰难但必要的决策,旨在应对当前的挑战,确保公司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他感谢所有员工、当地社区及合作伙伴多年来的付出与支持,并承诺日产将继续深耕尾滨地区,秉承工厂的精神,推动产业价值回归。此次关闭尾滨工厂的背后,是日产全球产能调整的宏观战略。通过“Re:Nissan”重组计划,日产旨在将其全球年生产能力(不含中国市场)由目前的350万辆降低至250万辆,实现规模的合理化。本次停产和生产整合的决定,综合考量了工厂的产能、成本效益和必要的投资需求,最终认定九州工厂在生产能力和成本控制方面更具优势。九州工厂承担着日产在日本的核心制造任务,通过集中生产不仅能大幅降低制造成本,还能提升工厂竞争力和产品利润率,为企业长期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除了尾滨工厂外,日产还计划在2026财年结束湘南写泰工厂NV200车型的生产,预计2027财年将推出该车型的替代产品。这显示出日产除了优化产能布局外,还在产品线上进行更新换代,贴合市场需求变化,加速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日产面临的全球汽车产业环境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变。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日新月异,制造商普遍面临产能过剩、成本上涨及激烈市场竞争等压力。日产此次关闭尾滨工厂,是为更好地聚焦未来技术和产品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举措。从经济社会角度看,尾滨工厂曾是当地的重要就业来源和产业支柱。
日产宣布将探索多种方案合理利用工厂资产,减少对社区的影响,保持与当地的紧密合作,助力转型期间稳定就业和社会发展。尾滨工厂历史悠久,见证了日产多代产品的诞生和发展,也承载了众多员工的辛勤付出和丰富经验。工厂关停后,这段厚重的工业遗产与情感纽带将持续被珍视,伴随日产未来发展继续发光发热。总体而言,日产关闭尾滨工厂体现了汽车产业应对全球化和技术变革的必然选择。通过优化全球生产体系,整合资源配置,公司有望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创新动力,稳健迈向低碳绿色及智能化出行新时代。未来数年,日产将在保持日本本土优势的同时,强化海外市场布局,推动产品多元化升级,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汽车爱好者及行业观察者来说,尾滨工厂的终章既是历史的告别,也是新征程的起点。日产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挑战,构筑更具韧劲和活力的制造新格局。尾滨工厂关闭消息将持续引发各方关注,期待日产在变革浪潮中交出更出色的成绩单,助力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