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关股票的表现异常亮眼。自ChatGPT于2022年11月面市以来,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分别上涨了54%和90%,市场中对AI行业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资管公司Richard Bernstein Advisors的首席投资官理查德·伯恩斯坦警示,这股热潮极具泡沫风险,很可能重演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泡沫的历史。伯恩斯坦指出,投资者如今对AI概念的狂热与当年科技股的繁荣异常相似,部分估值指标甚至回到了历史高位,逼近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1929年大萧条前夕的水平。面对这种过热现象,伯恩斯坦建议投资者调整视角,关注一些被市场忽视但长期稳定的传统板块,尤其是高股息支付的公用事业股。公用事业行业因其现金流稳定、业务持续性强,一直以来都是稳健投资的代表。
在经济波动或市场趋于震荡时,该类股通常能够提供可靠的股息收益,既有助于抵御风险,也能够实现复利增长。伯恩斯坦强调,尽管AI股票的增长诱人,但股价过高意味着投资风险加大,而股息股凭借其稳定性和持续分红,成为资产安全和复利增值的重要保障。股息作为公司向股东回报利润的一种形式,通常按季度发放。当投资者选择将股息再投资时,不仅能增加持股数量,还能借助复利效应实现财富的稳步积累。事实上,长期投资历史显示,股息再投资策略在构建财富方面成效显著,尽管这种方式相较于短期内快速上涨的科技股显得“无聊”,但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投资组合提供了坚实基石。分析当前市场环境,伯恩斯坦等专家认为AI行业正处于盈利周期的放缓阶段,未来估值可能面临回调。
此时过度拥抱高增长、高风险的科技股票可能招致较大波动,反观股息股则顺应了市场周期的趋势,有望迎来价值回归和价格修复。投资心理学上,市场初期多受动量投资和风险偏好驱动,股价快速攀升;而进入后期,风险偏好下降,防御性投资品种如股息股受到追捧。这种周期性的资金轮动助力稳健资产体现出较高的投资价值。此外,AI技术虽然在多个领域引发革命性变革,但其商业化和盈利模式仍有不确定性。技术发展与实际业绩表现之间存在时间差,市场对未来预期的过度乐观往往带来估值膨胀。而成熟行业,尤其是公用事业类企业凭借稳定的现金流和明确的盈利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避风港的作用。
投资者若仅注重短期内的高收益,而忽视潜在风险,可能面临资本大幅缩水。历史经验无数次证明,追逐泡沫中的热门板块往往最终受到惨痛教训。因此,合理配置资产,平衡风险与收益,既关注新兴行业的发展潜力,又不放弃稳健的传统股票,是实现长期财富增值的明智策略。结合当下经济和市场的多重不确定因素,诸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利率环境变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投资者更加需要布局多元化且抗风险能力强的投资组合。股息股凭借其现金分红特性,既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现金流,也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总结来看,人工智能股票的火爆虽令人瞩目,但其背后的估值风险不容忽视。
通过关注股息稳定、业务成熟的公用事业等“无聊”板块,投资者可以在市场波动中稳步积累财富,实现财富的长期稳健增长。理查德·伯恩斯坦的观点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启示,即投资应以价值和安全为核心,而非盲目追逐短期热点。从投资实践角度出发,配置合理比例的股息股,将为投资组合增加防御性,使资本在大浪潮中保持稳健增长,满足不同阶段投资者的理财需求。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推进,或有新的投资机会出现,但合理把握节奏、借助稳健的资产类别保障资本安全依旧是投资成功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