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与虚拟现实

兄弟打印机漏洞震撼曝光,689款型号安全隐患影响数百万设备

元宇宙与虚拟现实
Slashdot Reports: Brother Printer Bug in 689 Models Exposes Millions to Hacking

针对兄弟打印机689款型号存在的漏洞进行了全面解析,揭示其对企业与个人用户网络安全的潜在威胁及应对策略,助力用户提升设备安全防护意识。

随着数字化办公时代的不断发展,打印机作为办公环境中的核心设备,其安全性也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不可忽视的重点。近日,安全研究机构Rapid7披露了涉及兄弟(Brother)品牌打印机的严重漏洞,涵盖689款打印机、扫描仪及标签打印机型号。此漏洞不仅波及兄弟设备,还有部分富士胶片创新、理光、柯尼卡美能达及东芝等品牌设备受到影响,波及的设备数量高达数百万,涉及广泛的个人及企业用户。对于信息安全管理者和普通用户来说,这次漏洞曝光无疑敲响了警钟。了解漏洞成因、危害以及应对措施,是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的关键。漏洞概述Rapid7的安全研究人员详细分析了影响兄弟旗下多款设备的八大安全漏洞,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被标记为CVE-2024-51978的漏洞。

该漏洞允许远程未经身份验证的攻击者通过获取设备默认管理员密码的方式绕过身份验证。紧随其后的CVE-2024-51977漏洞则涉及信息泄露风险,攻击者可利用它获取设备的序列号,而序列号正是默认管理员密码生成的关键依据。原理揭秘令人震惊的是,兄弟打印机默认密码是通过一套基于设备序列号的算法自动生成。序列号在生产过程中绑定设备,而密码则是其映射结果。这种算法的泄露使攻击者能够轻松通过暴力破解或推算方式获得密码,进而掌控设备管理权限。影响范围广泛的安全风险该问题影响涵盖689款兄弟品牌设备,同时还包括46款富士胶片创新、5款理光、6款柯尼卡美能达与2款东芝打印机。

受影响的设备涵盖家庭、企业及专业环境中的多功能打印机、标签打印机及扫描仪。漏洞的严重性不仅在于可能导致身份验证绕过,还包括其他几项中高危漏洞,能够引发拒绝服务(DoS)攻击、TCP连接滥用、已配置外部服务密码泄露、触发堆栈溢出,以及执行任意HTTP请求。恶意攻击者通过这些漏洞或将远程控制设备,操纵设备配置甚至监视用户打印活动。安全挑战及攻击潜在威胁如果攻击者利用该漏洞成功入侵设备,后果可能相当严重。从重新配置打印机、修改访问权限,到潜在地将设备作为跳板实施更广泛的网络攻击,皆有可能。部分评论指出,攻击者甚至能够借此将打印机纳入僵尸网络,发起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给企业网络安全带来更大风险。

此外,企业打印任务中往往包含大量敏感文档,一旦打印机被控制,数据外泄风险骤然提升。公司机密、个人隐私均可能暴露,严重威胁信息安全及合规合规。问题根源之一在于默认密码的自动生成机制。理想情况下,设备应当使用随机生成的唯一密码并强制用户首次登录时修改,而目前的基于序列号的映射方法存在安全隐患。传统观念下,打印机因其硬件定位常被低估,很多企业忽视其安全加固,默认开启远程管理功能及弱密码设置更成为攻击突破口。另外,打印机的固件和软件更新不及时是常见问题,进一步增加设备暴露风险。

厂商应对与修复措施得益于Rapid7的及时报告,兄弟公司已推出多款安全补丁以修复相关漏洞。不过,对于核心的CVE-2024-51978漏洞,由于密码生成机制的根本缺陷,需要彻底调整生产流程方能根治,因此仅对未来出厂的设备有效。当前用户应第一时间升级打印机固件,并按照厂商推荐更改默认管理员密码,限制远程访问权限,加强网络防护措施。此外,可将打印机设备划分到独立的受控网络环境中,避免直接暴露在公网或办公核心网络内,减少潜在攻击面。用户端安全防护建议普通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也应提升安全意识。避免将打印机直接连接至公开无线网络,合理配置网络访问权限。

定期检查设备固件版本,安装最新版补丁,杜绝旧版本漏洞威胁。更重要的是,妥善管理管理员密码,避免使用简单或默认密码。企业环境需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和更新流程,将打印机等外围设备纳入整体安全体系。尤其是大型组织,应关注打印机作为潜在攻击向量,采用零信任策略,隔离网络权限,监控异常访问行为。打印机作为信息泄露的隐蔽通道,其安全防护必须引起重视。业界看法与未来趋势此次漏洞曝光引发了信息安全社区的广泛讨论。

有专家认为,虽然漏洞利用存在一定技术门槛,但鉴于打印机在办公环境的普遍存在及默认密码生成机制的可计算性,攻击风险不可忽视。同时,打印机安全向来是企业安全防护中的盲点,亟需引起厂商和用户重视。未来,行业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单一设备漏洞,更涉及物联网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整体安全体系建设。打印机硬件与软件厂商需重新审视设计理念,从出厂默认配置、安全认证机制、固件升级流程等多个维度提升安全水平。加强与安全社区的合作,通过定期安全审计、漏洞奖励计划等方式促进安全生态完善。消费者和企业用户也应调整使用习惯,不再仅视打印机为简单硬件,而应将其纳入整体网络安全策略中防范潜在威胁。

总结近年来,打印机相关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兄弟打印机漏洞事件再次凸显了办公设备安全短板。作为普通用户或者企业信息安全负责人,掌握漏洞信息,及时采取防护行动,切实保障设备安全是关键。升级固件、更改默认密码、隔离网络、加强访问管理等细节措施,均能有效降低打印机被黑风险。未来,打印机等智能办公设备的安全必将获得更多关注,厂商、用户及安全行业需协同努力,共创安全可靠的数字办公环境。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The S&P 500 Is Eyeing a New Record. Why the Bond Market Still Holds Power
2025年09月25号 22点16分32秒 标普500指数再创新高在即,债券市场为何依然掌控局势

随着标普500指数不断逼近历史新高,股市的热度引发广泛关注。然而,在资本市场多变的背景下,债券市场依旧展现出其独特的影响力和稳定性,成为投资者密切关注的关键领域。深入解析股市与债券市场的动态,揭示债市为何仍具主导地位。

White House Backs September Crypto Framework as Stablecoin Bill Nears July Signing
2025年09月25号 22点17分18秒 白宫支持九月加密货币新框架 稳定币法案或七月签署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美国白宫及参议院关键议员共同推进数字资产市场结构规则,稳定币相关立法接近签署,标志着美国在加密货币监管领域迈出重要步伐,为国内加密行业创造更加明确和稳定的法规环境。

140 Public Companies Hold Over 840,000 Bitcoins, 4% of Supply, Led by MicroStrategy, Coinbase, BlackRock, Binance; GSTechnologies Adopts Bitcoin Reserve
2025年09月25号 22点18分00秒 全球140家上市公司持有逾84万枚比特币,企业数字资产新趋势揭秘

随着比特币被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视为重要资产,全球已有140家上市公司合计持有超过84万枚比特币,占比约4%。本文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主要持币企业及其战略布局,以及企业采用比特币储备带来的市场影响。

Ripple Integrates Wormhole to Link XRP Ledger With 35 Blockchains
2025年09月25号 22点18分50秒 Ripple携手Wormhole实现XRP账本与35条区块链的跨链互联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跨链互操作性成为提升区块链生态系统流动性和扩展性的关键。Ripple与跨链协议Wormhole的深度整合,标志着XRP账本首次与超过35条区块链实现无缝连接,极大地增强了资产转移和去中心化应用的构建潜力。本文深入解析这一里程碑事件及其对多链金融生态的深远影响。

Dinari Wins First US Broker-Dealer License for Tokenized Stocks
2025年09月25号 22点19分37秒 Dinari获美国首个代币化股票经纪商牌照,开启区块链股市新时代

Dinari作为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创新型初创公司,成为首个获得美国证券业监管机构批准,允许其旗下子公司合法运营代币化股票交易的平台。此次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传统股票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投资者带来更加高效便捷的交易体验,推动金融科技向前发展。

Bakkt Files $1 Billion Shelf Registration, Signals Potential Bitcoin Purchases
2025年09月25号 22点20分18秒 Bakkt提交十亿美元融资备案,或将启动比特币战略布局

Bakkt Holdings近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价值十亿美元的备案申请,显示公司有望通过资本运作加强数字资产布局,尤其是在比特币持有方面展现出积极信号,这一动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本文深入解析Bakkt的最新发展及其对数字资产市场的潜在影响。

Bhutan Amasses $1.3 Billion in Bitcoin Reserve, 40% of Its GDP
2025年09月25号 22点20分56秒 不丹悄然积累价值13亿美元比特币储备,占GDP的40%引发全球关注

不丹凭借丰富的水力资源,通过国家支持的比特币挖矿项目积累了约1.3亿美元的比特币储备,这不仅成为该国多元化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其在加密货币领域的独特战略布局。此举对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及小型经济体的财政管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