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太坊(Ethereum)作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其法律地位成为加密行业和监管机构高度关注的话题。随着加密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以太坊的监管态度经历了多次转变,造成市场和监管环境的混乱。美国众议员威廉·提蒙斯(William Timmons)近日公开呼吁SEC尽快公开其内部文件,释明该机构在前主席加里·詹斯勒(Gary Gensler)领导下对以太坊法律分类的立场。他指出,SEC的不一致立场不仅影响了市场的稳定,也限制了行业创新和发展。众所周知,SEC一直以来未给出明确持久的以太坊分类标准,这从2018年至2024年表现尤甚,令人难以捉摸的监管政策使得投资者、从业者甚至立法者都陷入困惑。2018年时,时任SEC公司财务部主任的威廉·欣曼(William Hinman)曾在演讲中表明,比特币和以太坊不被视为证券,这一声明为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法律判断基础。
然而,自加里·詹斯勒执掌SEC以来,机构对以太坊的态度显得摇摆不定。2023年4月的国会听证会上,詹斯勒始终未明确表示以太坊是否属于证券。同时,SEC在听证会前后秘密展开了名为“ETH 2.0事件”的调查,这更加加深了外界对该币种法律地位的疑虑。令人关注的是,该调查于2024年6月关闭,紧接在5月SEC批准了以太坊现货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之后。众议员提蒙斯认为,如果以太坊是证券,批准此类ETFs的举动本身便不合规。他在致SEC主席保罗·阿特金斯(Paul Atkins)的公开信中强调,不同时间点SEC对以太坊政策的“反复无常”和内部政策不透明,严重扰乱了美国数百万加密市场参与者的业务运作和投资决策。
提蒙斯敦促SEC公开包括内部邮件及会议纪要在内的相关文件,透视机构如何依据“豪伊测试”(Howey Test)评估以太坊的证券性质,同时揭示关键决策背后的逻辑和依据。这些文件部分来源于此前历史协会(History Associates)代表Coinbase提交的《信息自由法》请求,这项请求在2023年被SEC拒绝后,Coinbase提起诉讼,法庭最终判令SEC须公开部分记录。公开文档中曾曝出纽约检察官曾尝试向SEC索要机构对以太坊正式立场的解释,却未获回应,反映出SEC在监管沟通过程中的不透明和保守姿态。提蒙斯指出,这种“执法型监管”(regulation by enforcement)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过时的法律框架,阻碍了数字资产行业的创新活力。与此同时,随着国会对加密货币监管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跨党派推动的CLARITY法案逐渐获得关注,该法案旨在对数字资产定义及监管权限进行明确划分。如果通过,该法案将彻底革新以太坊及其他数字资产的监管格局,促进整个市场的合规发展和创新。
以太坊是否被界定为证券,牵动着包括交易所运营、以太坊生态建设和已获批准的ETH ETF未来运作的根本规则。证券身份意味着必须符合SEC的注册和披露标准,令项目方和交易所面临更为严格的合规压力;反之,如果以太坊被认定为商品,则可能由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类似于比特币的监管路径。这一切都衍生出美国加密行业乃至全球市场对监管清晰度的迫切需求。提蒙斯的信函不仅点名SEC内部向公众隐瞒信息的行为,更是对当前监管框架适用性提出质疑,呼吁更多透明度和制度改革。随着相关文件逐步公开,市场和立法者将能更全面理解SEC内部讨论和决策动态,推动更科学周全的监管政策出台。此次行动表明,美国政界对加密资产监管的态度正趋向开放、透明与稳定。
对全球投资者而言,明确以太坊合法身份将消除市场不确定性,促进资本安全流动和项目合规发展。此外,SEC未来如何回应提蒙斯的这一要求也被视作其是否愿意主动调适监管思路的重要标志。总的来说,议员提蒙斯对SEC的公开文件请求反映出整个行业与立法机关对加密资产监管规则的主张——追求透明、公正和明确的监管环境,以实现科技创新与投资者保护的平衡。随着以太坊生态的不断演进,合理的法律定位和监管框架显得尤为关键。未来,伴随CLARITY法案的推进以及SEC内部文件的解密,行业或将在动荡中迎来长远稳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