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BTC)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领军者,其价格波动和投资者行为往往成为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2025年7月,来自链上分析机构Glassnode的数据显示,新进入市场的比特币买家在短短两周内购买了约140,000枚BTC,这一数据引发了市场关于“FOMO”(害怕错过)现象是否重新回归的广泛讨论。多年来,FOMO一直是推动加密货币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随着多重宏观因素和监管政策的影响,主流投资者对比特币的兴趣一度冷淡。如今,这一情绪似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尽管新购入比特币的数量巨大,但整体而言,零售市场的主流参与度仍然较为有限。根据Google Trends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周内“比特币”这一关键词的搜索热度虽有所上升,但与近五年来的历史水平相比,仍处于偏低状态。
也就是说,真正促使这波买入潮的,更多是已经关注加密市场的“熟悉投资者”,而非完全的新手大众。这一点通过Glassnode公布的数据得以佐证。报告指出,首次购买比特币的投资者持有的比特币总量在七月内增长了2.86%,从477万提升至近491万BTC。这样的增幅显示新资金正在不断涌入市场,不少买家在价格小幅回调至11.6万美元以下时表现得十分积极,纷纷加仓持有。价格层面,随着比特币价格接连突破12.3万美元的历史高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包括长期持有者和短线交易者,都表现出极强的买入意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短期持有者的整体成本基础首次突破10万美元大关,表明新进入的买家和部分市场参与者对比特币未来的涨势充满信心。
Glassnode的“成本基础热力图”进一步证明,近期在11.6万至11.8万美元区间内,市场吸纳了接近19.66万个BTC的买盘,成交总价值超过230亿美元。这样的交易活跃度反映了市场上的强烈买盘压力及投资者押注价格将进一步上涨的意图。然而,与投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流公众对比特币的兴趣提升仍显缓慢。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比特币价格再创新高,但主流投资者对其的认知局限、市场波动性以及监管不确定性依然是制约因素。正因如此,“真正的FOMO”并未全面复苏,而更多表现为特定群体的积极买入行为。与此同时,随着投资者视线部分从比特币转移,其他加密资产(尤其是以太坊)成为市场新的焦点。
链上研究机构Santiment的分析显示,随着以太坊价格突破4000美元,多种主流及小众山寨币的社交媒体提及量大幅增加,甚至引发了新一轮的价格上涨呼声。社交平台、Reddit及Telegram上关于以太坊及相关代币的讨论异常活跃,投资者似乎将部分注意力从比特币市场转移至其他潜力币种。综合来看,7月比特币市场的买入热潮主要来源于新资金进入和已有投资者的加仓行为,两者共同撑起了比特币价格的突破与创新高。可以说,虽然市场尚未迎来大众层面的狂热,但FOMO情绪的逐步回归不可忽视。这种现象为后续行情的持续性提供了积极信号,同时也揭示了市场结构中投资者心态的多元化。未来,若伴随着更多主流资本的介入以及相关政策环境的明朗化,FOMO的影响力可能进一步扩大,推动比特币及整体加密市场迈向新阶段。
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当前市场的微妙变化尤为重要。短期内,关注比特币价格关键支撑位和压力点,合理控制仓位和风险,是应对波动的有效策略。同时,也需监测其他主流数字资产的表现以及全球监管动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市场资金流向和投资者信心。总之,7月新买家大量买入比特币的现象,虽未全面点燃大众热情,但无疑预示着市场内在活力的恢复。FOMO作为市场情绪的代表,正在缓慢但坚实地回归,给比特币未来的价格走势和市场格局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与机会。投资者需要保持警觉,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抓住潜在机遇,同时做好风险管理,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加密货币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