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迅速崛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资。然而,伴随而来的诈骗案件也在不断增加。根据联邦调查局(FBI)的最新报告,2023年,美国民众因加密货币诈骗损失了高达56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受害者为老年人。这一数字令人震惊,呈现出加密货币领域的风险和潜在陷阱,尤其是对那些对新兴技术不够熟悉的老年人而言。 FBI的《年度加密货币诈骗报告》显示,2023年,美国共收到超过69,000起与加密货币相关的诈骗投诉。这些案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交的投诉数量超过16,000起,损失金额超过16亿美元,远高于其他年龄段。
相较之下,20岁以下的人群投诉最少,仅有858起,损失金额也不到1500万美元。显然,老年人群体成为了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 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虚假的技术支持、敲诈勒索,甚至是冒充政府官员进行诈骗。但绝大多数报告的损失,接近40亿美元,都是由于投资诈骗造成的。FBI将这一类型的诈骗称为“养猪诈骗”(pig butchering scams)。这类诈骗通常是诈骗分子在网络上以假身份对受害者进行“深层次”培育,他们可能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与受害者建立关系,然后诱使受害者将越来越多的积蓄投入到虚假的加密投资平台中。
FBI在报告中指出,这些骗局往往承诺高额回报,却“风险最小”。而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在近年来的广泛宣传,加上投资者“错失良机”的心理,也使得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特别是那些希望通过投资获利但对这种技术及相关风险不甚了解的普通消费者。 Chainalysis是一家专注于追踪加密货币交易的公司,其发言人表示,养猪诈骗是去年网络欺诈中最为挣钱的形式,平均每位受害者的盗窃损失接近5000美元。针对老年人的诈骗主要是因为这一群体通常持有更高的财富,而同时他们对新技术的不熟悉也使得他们更容易上当受骗。 AARP的欺诈受害者支持总监艾米·诺夫齐格指出,老年人不仅在财富方面占优势,而且在新技术上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很容易成为目标。“虽然56亿美元的损失已经相当可观,但实际上,由于许多案件未被报告,真正的损失数字可能远高于此。
”她说道。 报告还发现,许多受害者在被欺诈过程中使用了加密货币自助终端,即“比特币ATM”。在4475起被愚弄的案件中,有2676起受害者年龄在60岁以上,这表明大部分受害者在操作加密货币交易时面临困难。加密货币自助终端是一种公共机器,允许任何人用现金交换比特币或其他类型的加密货币。这种设备的便利性使得骗子能够利用老年人对技术的不熟悉,轻松引导他们将钱款转出。 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是复杂的犯罪链条和网络。
在许多情况下,诈骗分子只需向受害者发送一个二维码,让他们扫描后再将现金放入机器。对于缺乏科技理解的老年人而言,这一过程无疑充满了风险。 尽管如此,西方执法部门对这些诈骗行为的抓捕工作却相对稀少。去年,一项联合国报告指出,养猪诈骗通常是由东南亚的人口贩卖受害者所操控。然而,在2023年12月,联邦检察官成功逮捕了四名涉嫌实施养猪诈骗的男子,其中三人位于南加州,一人则在芝加哥,他们涉嫌盗取超过8000万美元的资金。 这场加密货币领域的骗局不仅揭示了新技术时代背景下的脆弱与风险,也反映出了社会对老年人群体保护的不足。
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老年人的安全感与技术接受度亟需提高。社会应当采取更多的措施,对老年人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让他们能够辨别和防范各类诈骗。 最终,加密货币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但与此同时,针对其产生的诈骗现象也不容忽视。作为投资者,我们不仅要关注收益,更要时刻警惕潜在的风险。保护好自己,理解新技术,才是每一个投资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