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计算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同时也带来了成本管理上的巨大挑战。随着软件即服务(S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应用数量的激增,企业在云基础设施之外,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技术与财务账单体系。为应对这一变化,FinOps Foundation在其著名的云成本管理规范FinOps Open Cost and Usage Specification(FOCUS)中发布了1.2版本,首次引入对SaaS和PaaS计费数据的支持,标志着FinOps管理范畴从传统公有云深入拓展至“云+”时代的多元生态系统。 这一最新版本不仅支持SaaS和PaaS的账单数据,还新增了发票级对账功能和多货币标准化处理能力,使得企业能够跨多平台、多币种统一审视云计算相关费用。长期以来,云费用管理的难点在于数据碎片化严重,账单结构和计费规则参差不齐,导致财务和运营团队经常差异较大,预算预测精准度低。2023年发表的一项调研显示,只有28%的企业可以准确预算和预测云成本,浪费率高达27%,这对企业现金流和成本控制带来了极大压力。
FOCUS 1.2版本的发布,有望解决这些痛点。通过统一SaaS、PaaS与云基础设施的计费模式,企业能在单一仪表盘或数据库查询中完成多样技术平台的费用分析和绩效考核。MGM Resorts的案例形象地展示了如何通过引入“范围”(Scopes)概念,将公有云、私有云、通信服务和SaaS应用纳入一个系统视图,实现基于细粒度成本分配的健康检查,从而提升整体财务与技术战略的契合度。 此外,发票级对账功能引入发票ID列,简化了账单核对和月度结算的流程,极大提高财务运营效率。多货币转换功能使得跨国企业可以自动根据审计认可的汇率将混合币种账单统一为目标货币,有效缓解财务分析的复杂度,促进利润与亏损的精确追踪。 支持范围的扩大也迎来了更多云供应商和FinOps工具厂商的参与。
AWS、微软Azure、谷歌云和甲骨文云依旧是FOCUS生态的重要成员,而阿里云、Databricks和Grafana等新增支持者,彰显标准的国际化和多样化发展趋势。各方力量的加入加速了FOCUS标准的完善与普及,推动企业采用FOCUS兼容的数据集,借助智能财务系统推动业务洞察和技术投资优化。 FinOps Foundation的会员扩展进一步说明了云成本管理已不局限于公有云,AI、大数据、私有云、SaaS等领域的成本优化日益受到重视。包括美国运通、英伟达、AMD、ServiceNow以及Snowflake等企业的加入,诠释了FinOps作为跨技术领域价值管理的枢纽作用。 FinOps的发展证明了现代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对财务管理工具和技术的急切需求。简单来看,FOCUS 1.2不仅是技术规范上的升级,更是财务管理理念和实践的革新,它完美契合了“云+”时代跨平台、多币种、多服务融合管理的需要。
企业通过这一规范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发现浪费,合理配置资源,为持续创新和市场竞争赢得弹性和优势。 当然,FOCUS 1.2仍是持续演进的阶段,FinOps Foundation计划年底前发布FOCUS 1.3版本,期待引入更多细节和功能,推动标准更加完善和智能化。随着云技术演变,如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以及混合云策略的普及,成本管理面临的挑战会更加多元。FinOps的标准与实践必须与时俱进,帮助企业在高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财务健康和运营敏捷。 总结而言,FinOps Foundation发布的FOCUS 1.2版本,以其对SaaS和PaaS的支持、多货币处理及发票级对账功能,标志着云成本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它不仅助力企业消除费用盲点和重复开销,也为预算制定和财务分析注入了更高的精度和效率。
随着更多供应商和工具厂商的采纳,FOCUS正逐渐成为全球云资源成本管理的行业标准。企业若想在激烈的数字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拥抱并实施先进的FinOps标准无疑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