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在2025年6月9日的WWDC25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的系统用户界面设计——Liquid Glass。这一全新设计旨在通过统一视觉语言和增强跨平台一致性,进一步提升苹果生态系统的整体体验。然而,围绕这场界面“重置”,业界和用户群体却表现出复杂且极具争议的反响。每一次设计调整都牵动着大量核心用户的神经,特别是在桌面和移动设备间的交互体验逐步融合的背景下,当传统桌面系统的“深度”和“结构感”被渐渐削弱,用户体验的边界也愈加模糊。本文将从多角度剖析Liquid Glass设计理念的诞生、它带来的视觉与交互挑战,以及这背后潜藏的更深层次问题。苹果为何坚持采用玻璃材质与透明质感作为设计主轴?如何评价这背后的设计逻辑?又为什么会激发如此强烈的质疑声浪?% 首先讨论的是Apple对版本号的统一化策略。
在推出Liquid Glass的同时,苹果将iOS、macOS、watchOS、tvOS等多个操作系统的版本号归一为对应年份编号,如即将发布的系统统一称为iOS 26、macOS 26等。这一变动表面看似简化了版本命名,但实际上也透露出苹果对于外界长期反馈的某种“无奈”:开发者和用户一再抱怨系统更新频繁且存在稳定性问题,而苹果的回应却仅仅局限于命名上的变化,未明显调整更新节奏。这样的做法让人感到苹果似乎将重心放在视觉创新,而非根本性的系统优化上。 深入Liquid Glass设计本身,它试图通过玻璃般的透明层叠视觉效果,赋予界面“深度”和“流动感”。然而,正如许多用户和界面专家所指出的,这种透明与模糊效果实际上削弱了界面的层次感,使得界面显得更加“浅薄”和“模糊”。传统Mac OS采用的阴影、质感以及清晰区分的窗口体系被弱化,Finder窗口变得“无形且难以区分”,视觉层级混乱,用户分辨异常困难。
相较于早期Mac OS中明显的窗口边框及阴影设计,Liquid Glass的设计似乎更像一个半透明的水晶迷宫,带来的不是视觉亲和,而是认知负担。 此外,苹果选择将视觉设计趋向与其最新的visionOS交互体验靠拢,试图打造跨设备的一致风格,令人诧异的是,后者目前在用户基数中处于极小众状态。将专属于混合现实设备的设计语言推向传统桌面系统,是否真的能提升一致性,还是给用户增加了陌生感?这一点值得深思。 对“深度”感的误解是Liquid Glass重要的设计短板,玻璃材料固有的透明与轻盈本质决定了它不应也无法承担体现视觉深度的核心功能。视觉设计专家认为,要营造深度效果,必须借助明暗对比、材质纹理甚至空间光影,而非单纯叠加半透明层。苹果对这一点的忽视导致界面时常表现为“透明贴纸”平铺的状态,界面元素彼此之间区分度极低,设计上的微妙反差被一味地趋同化取代。
界面动态元素的使用也成为争议焦点。苹果强调按需显示按钮和控件,隐藏非激活状态的滚动条和操作控件,意在减少视觉复杂度,但这却削弱了界面的可发现性和操作反馈。特别是在专业用户或长时间操作环境中,持续显现的滚动条不仅作为浏览进度的视觉信号,更是交互过程的必要元素。隐藏这些元素,反而增加了使用难度。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割裂,使得Mac OS的传统优势正在被“掏空”。 苹果界面“简化”背后的深层含义,是其希望Mac OS更接近iOS和iPadOS的设计思维,试图打造统一且易上手的用户体验。
然而,在桌面操作系统和移动设备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异。桌面系统依赖精准输入、复杂多任务处理和视觉层级的清晰呈现,而iOS设备以触控、简化操作为理念。将二者异质的交互体验强行融合,最终带来的是“看似相似、实则矛盾”的体验,用户需不断调整认知和操作习惯,导致认知负荷增加,用户体验反倒被削弱。 审视苹果对界面颜色与对比度的调整,也难以掩盖其短视。苹果设计团队愈发偏好浅色调和高透明度,追求极简和未来感美学,但这在实际使用中造成颜色对比度不足,文字图标辨识难度增加,再加上对惯用色彩的淡化或单一化处理,损害可访问性。对视力欠佳或色觉异常用户的考虑明显不足,令“视觉美学”成为“排他性设计”。
尽管系统中依然保留辅助功能设置,却在设计初期并未优先充分考虑这一群体需求。 从更广阔视角看,苹果这一“破玻璃救急”的Liquid Glass设计似乎是一次对成熟桌面系统界面架构的重塑尝试,但这一尝试却让人担忧。它忽视了多年来Mac OS累积的界面知识、用户习惯和可用性法则,而过度追求表象美观与跨平台一致性,反而导致系统界面的辨识度和易用性降低。设计师们似乎热衷于打造“未来感界面”,以视觉奇观吸引眼球,却低估了最终用户尤其是专业用户的真实需求。 对于开发者来说,Liquid Glass的全面玻璃化设计也带来了不小挑战。所有第三方应用程序必须适应这一新的视觉风格,开发和维护成本将随之上升。
某些与原生界面风格格格不入的应用可能因此面临设计冲突,用户体验失衡。更何况,在统一风格的压制下,开发者将难以通过界面创新表达自身特色,进一步挤压了多样化生态的发展空间。 最后,我们不妨反思苹果设计团队所推崇的“视觉简洁优先于功能”的理念是否真正契合操作系统的根本属性。系统界面不仅是装饰,更是人与设备交互的桥梁。若忽视了可用性与效率而过度追求视觉效果,终将出现华而不实的设计,甚至妨碍正常使用。创新不应成为牺牲基础体验的代名词,而需以用户为核心开展设计工作。
未来,苹果是否会根据开发者和用户的反馈调整Liquid Glass设计,解决其存在的深层问题,尚未可知。但从当前表现来看,这次界面更新不仅仅是“换新颜”,更是苹果界面设计理念的一次重大转折,值得业界和用户深入关注与持续探讨。苹果自身也必须认识到,更加细腻和实际的设计,才是让用户切实受益的正确之路。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才是设计进步的真正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