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欧洲的加密货币公司正利用“市场加密资产法案”(MiCA)尚未全面实施的机会,积极寻求监管套利。尽管MiCA是一项旨在为整个欧洲联盟(EU)提供一致监管框架的法律,但是由于各国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均衡,导致了一些国家的监管标准低于其他国家,从而为加密公司创造了机会。 MiCA法规的最终目标是为加密资产服务提供者(CASPs)设定一个统一的许可制度,使得这些公司可以在欧盟27个国家之间自由提供服务。然而,随着法规的逐步推出,各个国家之间的监管差异使得一些公司开始“逛商店”,寻找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以便快速获得许可和市场准入。 今年7月1日,MiCA的稳定币法规正式生效,而12月30日则将迎来针对加密业务的许可制度。然而,许多国家在准备和执行这一新规上显得捉襟见肘,一些地方监管机构因人力和技术资源的不足而难以在截止日期前处理大量申请。
正如XReg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厄尔南斯特·利玛(Ernest Lima)所指出的,这种情形可能会引发不达标的合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加密公司开始在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比较,以选择那些监管要求较低的国家进行注册。以立陶宛为例,这个国家拥有588家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s),而德国仅有12家。立陶宛相对宽松的反洗钱要求和简单的注册流程吸引了大量的加密公司,为其提供了一个快速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 利玛指出,各国的“过渡期”安排也成为加密企业选择注册地点的重要考虑因素。一些国家,例如法国,选择了一条长达18个月的缓冲期,以便已注册的公司能够逐步适应MiCA的新规。
而很多其他国家,如爱尔兰、德国和西班牙,则选择了推荐的12个月过渡期。这种不一致的过渡时间设置,势必导致监管执行的差异,对合规情况产生影响。 在此背景下,加密公司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以应对MiCA的实施。一些公司正在积极争取在12月30日之前完成合规,以便率先获得“护照权”,进入欧盟市场。但与此同时,另一些公司则选择在多个欧盟国家提交申请,利用较为宽松的过渡期,以便在被正式纳入MiCA监管体系之前彼此缓冲。 然而,随着当地监管者逐步启动MiCA的申请处理程序,时间已经不多。
一些业务决定不再追求MiCA合规,而是选择在现有市场中尽可能长时间地运营后再逐步停止,试图在规则实施之前获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尽管MiCA的推出初衷是为了解决行业中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各国在执行中的差异,反而让一些加密公司找到了可乘之机。正如利玛所说,这样的监管套利现象让人难以判断某些国家的合规水平,这显然不符合MiCA设立的初衷。 未来几个月,随着欧盟国家在MiCA规则实施上的持续推进,可能会对这些加密公司产生影响。监管措施的统一性将逐步提高,但同时,如何确保不同国家在执行中的一致性将成为监管机构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下,加密公司如何灵活调整运营策略,抓住机遇同时规避风险,将成为未来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关键。
监管环境的不断变化无疑会刺激加密行业的创新,但也可能让一些不合规的行为隐形化,为监管带来新的挑战。 总体来看,MiCA的推出标志着欧盟对加密行业的重视和规范的决心,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监管套利的现象无疑给其带来了复杂的局面。如何在保证行业健康发展与维护市场稳定之间取得平衡,将会是未来监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MiCA法规的逐步实施,以及各国监管环境的变化,未来的加密市场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格局。无论是初心仍然坚持合规的公司,还是选择走捷径的公司,都将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双重考验。加密行业的未来将不仅仅依赖于技术的创新,更将取决于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监管环境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最佳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