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作为市场上最知名的加密货币,比特币的价格经历了剧烈波动,让其成为一种备受争议的投资选择。随着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渐被接受,许多金融机构开始考虑是否应将其纳入储备资产。特别是在欧洲,捷克国家银行(CNB)已率先研究将加密货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可能性。这一动向是否意味着其他欧洲中央银行也将跟随其后?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加密货币的高波动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比特币的价值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900%以上,但其生命周期中也经历了几次大幅下跌。与此同时,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家货币的稳定性和管理货币供给。因此,投资于这样一种不稳定的资产是否符合中央银行的功能,依然存在争议。 捷克国家银行行长阿列克斯·米赫尔(Ales Michl)提到,比特币的价值可能在未来达到零或是巨大增值。虽然这样的波动对中央银行的资产流动性构成了挑战,但米赫尔认为,加密货币的独特性使得其在组合投资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其与债券等传统资产的相关性较低。 然而,金融专家们对中央银行投资加密货币持谨慎态度。
ING的监管分析负责人特伊纽斯·布罗森(Teunis Brosen)表示,中央银行通常会保守投资,主要保持政府债券、黄金、现金以及部分外币的组合。他们的目标是保持资产流动性,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变现。因此,加密货币的高风险很可能与这些目标产生冲突。 此外,布罗森指出,如果中央银行确实投资加密货币,可能会面临声誉风险,因为这将强迫公民接受一种尚未广泛建立和被接受的资产。这样的举措可能需要经过充分的民主程序和公众讨论。 作为目前市场上最成熟和流动性最高的加密货币,比特币自然成为了考虑的重点。
然而,考虑到全球现存的加密货币数量超过一万个,选择其他种类的加密货币将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虽然比特币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选择,但其价格波动依然无法忽视。 捷克国家银行若决定投资加密货币,还需克服多重障碍。布劳尔-兰加特纳(Matthias Bauer-Langgartner)表示,中央银行不能随意投资任何资产。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法律和监管的变更。一旦法律障碍被克服,中央银行还需谨慎购买加密货币,以防止对市场造成重大影响。
一般建议是采取分阶段的方式,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的资金,从而导致价格剧烈波动。 在决定投资比例方面,布罗森认为,建议初始投资应控制在1%到5%之间,以减少波动性和潜在损失。如果捷克国家银行设定投资上限为5%,即便比特币的价值急剧下跌,其短期内对银行的影响也可能有限。 不仅如此,加密货币的盈亏变化将直接影响政府的预算。换句话说,中央银行的任何损失和收益可能最终都将对国家财政产生长远影响。 尽管捷克国家银行率先开展这一议题,但欧洲中央银行(ECB)对这一趋势表示谨慎。
金融行业领袖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明确表示,储备资产必须具备流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而比特币的高波动性与洗钱等非法活动的潜在关联性并不符合这些标准。 大多数欧洲中央银行依然致力于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资产投资,宁愿将目光聚焦于那些能保障国家货币强度的投资方案。捷克国家银行能否在这一大背景下单独行动,还需依赖于其他中央银行的协调与合作。 整体而言,投资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作为储备资产尚需深思熟虑。虽然其固有的高波动性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回报,但同时也伴随着同样高的风险。各国中央银行在这一问题上的决策不仅将对其自身的金融稳定产生深远影响,也可能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体系的未来走向提供启示。
在未来的讨论中,如何在拥抱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取得平衡,将是各国 policymakers 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